轩女士在商场摔跤后住院手术,却因住院费没结清和商场闹僵——商场称轩女士擅自把40

笔尖下说法 2025-10-01 10:00:20

轩女士在商场摔跤后住院手术,却因住院费没结清和商场闹僵——商场称轩女士擅自把40元/晚的普通病房,升级成1000元/晚的高价病房,额外费用不该自己承担。本文梳理事件争议点,拆解“商场摔跤谁担责”“高额住院费该认吗”等法律问题,汇总网友不同观点,带你搞懂消费场所安全与赔偿的那些事。 一、商场摔跤后,住院费成了“拉锯战” 前阵子轩女士去逛商场,走着走着没留神摔了一跤,这一摔可不小——不仅得住院,还动了手术。本以为商场会承担相应的医疗费用,结果两边就赔偿的事谈来谈去,始终没个结果,核心矛盾全绕着“住院费”走。 商场这边放出话:不是我们不赔,是轩女士住院时“私自升级”病房!原本医院有40元一晚的普通病房,完全能满足治疗需求,可她偏偏选了1000元一晚的高价病房,这多出的费用凭啥让商场承担? 而轩女士这边,大概率觉得自己是在商场受的伤,商场就得负责到底,住院选什么病房是自己的需求,费用理应由商场全包。两边各执一词,赔偿的事就这么卡壳了,连住院费都没结清。 其实类似的事不少见,有人在超市滑倒、有人在餐厅摔了,一旦涉及医疗赔偿,“费用合理性”往往会变成新的争议点,这次轩女士和商场的矛盾,也正好戳中了这个常见问题。 二、法律算笔账:商场该担责,但不是“全赔” 很多人觉得“在商场受伤,商场就得包圆所有费用”,但法律上还真不是这么回事,得按“责任”和“合理性”来算,这两点必须拎清楚。 1. 商场有没有责任?看“有没有尽到安全义务” 根据《民法典》第1198条,商场、超市这类经营场所,有义务保证顾客的人身安全。简单说,要是商场地面有水没及时拖、没放警示牌,或者台阶设计有问题、灯光太暗导致摔跤,那商场就没尽到安全义务,得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但反过来,如果是轩女士自己的问题——比如走路看手机没注意路,或者穿了不合脚的鞋导致滑倒,而商场已经做好了安全防护(比如地面干燥、有警示标识),那商场的责任就会大大降低,甚至可能不用担责。具体谁的责任大,得看现场监控、证人证言这些证据。 2. 1000元/晚的住院费,商场该认吗?“合理必要”是关键 就算商场有责任,也不是所有住院费都得赔,核心看费用是不是“合理且必要”。这是法律里的重要原则——赔偿只覆盖“因受伤必须产生的费用”,超出合理范围的部分,得自己承担。 像医院40元/晚的普通病房,要是能满足术后恢复需求,那这就是“合理必要”的费用,商场该按责任比例赔;但轩女士升级到1000元/晚的病房,除非有医生明确的建议(比如病情特殊需要高规格护理),否则这笔额外的费用就属于“非必要开支”,商场有权拒绝赔偿。 举个例子:要是有人摔了跤只是轻微擦伤,却非要住VIP病房、用进口营养品,这些超出治疗需求的费用,就算在商场受伤,商场也不用认。简单说,“该赔的得赔,但不该花的钱,不能让别人买单”。 三、网友吵翻:有人站商场,有人替轩女士说话 这事一出来,网友的观点直接分成了两派,各自的理由都很实在,也反映了大家对“赔偿合理性”的不同看法。 1. 站商场派:额外开支不该让商场扛 “40块的病房能住,非要选1000的,这不是故意多花钱吗?要是人人都这样,商场还不得被‘讹’死?” “赔偿是赔‘必要医疗费用’,不是赔‘享受费用’,总不能受伤了就想住好的,让别人买单吧?这不合情理。” “先搞清楚为啥摔跤!要是商场没过错,别说1000的病房,连40的都不该赔,别啥都赖商场。” 2. 替轩女士说话派:受伤了想住得舒服点,也能理解 “摔得都要手术了,住好点的病房恢复快,也没毛病啊!商场要是没让她摔跤,哪来这么多事?” “说不定40的病房没床位,或者条件太差不适合术后恢复呢?不能光听商场说‘私自升级’,得看实际情况。” “商场先别说病房的事,先想想自己有没有做到安全防护!要是地面有问题,就算是普通病房,也得全赔。” 结论:受伤赔偿不是“漫天要价”,也不是“能推就推” 其实轩女士和商场的矛盾,本质是“责任划分”和“费用合理性”没谈透。一方面,商场不能光说“升级病房”就甩锅,得先搞清楚自己有没有尽到安全义务,该担的责任不能推;另一方面,轩女士也得考虑住院费用的合理性,不能觉得“受伤了就该别人全赔”,超出治疗需求的开支,自己也得负责。 现实中遇到这类事,最稳妥的做法是:先固定证据(比如拍现场照片、调监控),明确责任;再和商场协商时,拿出医院的诊疗建议,证明费用的合理性,别让“病房升级”这类问题,变成赔偿的绊脚石。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觉得轩女士升级1000元/晚的病房,商场该承担这部分费用吗?如果是你在商场受伤,会怎么选择住院条件,又会怎么和商场谈赔偿?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0 阅读:45
笔尖下说法

笔尖下说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