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5C之后,又一款“全球覆盖”重器来了!五角大楼彻底急了:中方怎么这么快 这回不是能打到地球每个角落的 “矛”,而是能拦住各路导弹的 “盾”,五角大楼直接坐不住了,中方怎么能这么快就把别人停在 PPT 上的想法变成了真家伙? 东风 5C 之后这款让五角大楼坐不住的 “盾”,正是中国在陆基中段反导领域的升级版重器,说白了就是能在导弹飞行最关键的中段就把它拦下来,而且覆盖范围能罩住全球关键区域。 这玩意儿可不是突然冒出来的,美国那边早在几十年前就画过类似的饼,结果自家的项目要么难产要么夭折,中方倒好,闷头干了十几年就把真家伙造出来了,换谁是五角大楼都得急。 早在上世纪 60 年代,中国就盯着反导这块硬骨头了,毛泽东接见钱学森时就明确说这东西 “总要搞出来”,那会儿美国和苏联刚起步,咱们算是早早就立了项。 1991 年海湾战争给中国提了个醒,美军 “爱国者” 导弹拦 “飞毛腿” 的场面,让咱们看清了反导技术的分量,紧接着就从俄罗斯引进 S-300 导弹打底子,真正开始了系统性攻关。 反观美国,同期倒是搞出了 GMD 陆基中段反导系统,吹得能拦 24 倍音速的洲际导弹,但实际试验败多胜少,至今都没形成可靠的实战能力。 2007 年中国正式启动反导技术验证试验,中央军委给的死命令是 2010 年初 “务期必成”,西北靶场的陈德明团队领着人连轴转,真就按期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2010 年 1 月 11 日那次试验一成功,中国直接成了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掌握陆基中段反导技术的国家,这距离正式立项才三年。 更狠的是之后的节奏,2013 年、2021 年、2022 年连续几次试验全成了,每次都轻描淡写说 “达到预期目的”,可五角大楼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 中国的反导系统已经从试验走向成熟了。 美国那边同期在干嘛?他们曾搞过个 “标准 - 3” Block2B 反导导弹,吹得神乎其神,说弹体直径 27 英寸,速度能到 6.5 千米 / 秒,能拦上升段的洲际导弹,还计划 2020 年部署欧洲和海军舰艇。 结果呢?2013 年就宣布彻底取消了,理由说是国会砍资金,其实明眼人都知道,一是技术瓶颈突破不了,二是怕得罪俄罗斯。 这项目从 2006 年折腾到取消,十几年就落了堆图纸,典型的 “PPT 武器”。后来美国又喊着搞美版 “铁穹”,一算账要 2.5 万亿美元,光钱就吓退了半条路,至今还在凑活。 中国能这么快,关键是没走美国那种 “到处撒网、反复折腾” 的弯路。咱们从红旗 - 9 起步,一步步搞出红旗 - 9B,实现了陆海通用,海红旗 - 9B 装在军舰上能当区域防空反导利器,陆基型号能守要地,形成了梯次防御网。 而且每次试验都实打实,不像美国光靠计算机模拟凑数。2015 年 11 月中美几乎同时搞反导试验,相隔才 6 小时,结果中国的成了,美国那边没声儿,这差距早就在那会儿埋下了。 更让五角大楼闹心的是中国的产业链优势。反导系统要预警卫星、跟踪雷达、拦截弹全配套,美国的 SBIRS 天基红外卫星倒是先进,但跟其他系统磨合老出问题;中国这边从卫星到雷达再到导弹,全是自家产的,调试起来顺风顺水。 就拿拦截弹的动能杀伤器来说,美国折腾了十几年才搞定小型化,中国直接一步到位,精度能做到 “子弹打子弹”,这效率让习惯了 “全球采购” 的美军根本跟不上。 去年中国阅兵亮相的那些家伙事儿已经让五角大楼熬夜吃披萨分析了,现在又来个全球覆盖的反导重器,等于直接破了他们的 “导弹威慑牌”。 美军一直想靠反导系统当 “世界警察” 的盾牌,结果自己的盾还没焊结实,中国的盾先造好了,而且是别人 PPT 里画了十几年的款式,这脸打得可不轻。 说白了,不是中方太快,是美国自己太拖沓,一边要兼顾全球霸权到处花钱,一边国会和军方互相扯皮,反观中国认准一个目标就扎下去攻关,从 60 年代的念想变成现在的重器,这份稳劲和速度,五角大楼急也没用。
*全世界公认的军事实力第一是美国,俄罗斯第二,中国第三,不过经过93阅兵和福建舰
【10评论】【2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