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澜一生阅人无数,重庆谈判期间和毛主席第一次见面后,却对周围人坦诚:未来得天下的

地缘历史 2025-10-02 10:46:26

张澜一生阅人无数,重庆谈判期间和毛主席第一次见面后,却对周围人坦诚:未来得天下的一定是毛泽东。周围人很是奇怪,可他却说出了一个细节,还说正是通过这个细节,他就知道蒋介石必败。   时间拉回到1945年8月底,重庆九龙坡机场。   那天毛泽东刚下飞机,还没站稳脚,就大步朝张澜走去。   人群中那么多熟面孔,他偏偏先找张澜,一边走一边喊:“张表老,大热的天,你还亲自来,受之有愧啊!”   这一句“张表老”,让张澜心里一震。   张澜当时已经74岁,是民盟主席,名声在外,被尊称“川北圣人”。   可他偏偏不在乎这些虚名。别人迎谁不迎,他迎毛泽东。   可别误会,这不是一时冲动,这老先生早就打听清楚了,他早在北大听李大钊聊起过毛泽东,心里就记住了那股“不一样”。   可真正让张澜下定决心,说出那句“未来得天下者,毛泽东”,不是机场那一见,而是三天后的一个细节。   那天在特园,毛泽东来了。不是一个人,是带着周恩来一起。张澜原以为他会直接上楼,毕竟年纪大、谈判辛苦。   结果没想到,毛泽东在楼梯口站住了。为什么?因为楼下几个工人正在收拾地板,手上全是灰。   他一个也没漏,一个个伸手去握,连一个背着水桶的女工都没放过,还笑着说:“你们辛苦了。”   张澜就站在那儿,没说话。可他心里一下子明白了:这个人,不一样。   你得知道,当年蒋介石要进四川,张澜是怎么做的?他直接拒绝迎接。   不是因为脾气大,是因为他看不惯蒋那一套。   皮鞋锃亮、军装笔挺、一堆人前呼后拥,动不动就要人喊“委员长”,这算啥?   而毛泽东呢?那天穿的是磨得发白的中山装,脚上一双布鞋,这还不是重点。   重点是他坐下来跟张澜聊的,是“解放区政权怎么合法”、是“军队怎么整编”、是“多党怎么共治”。   你说他是来谈判的?不,他是来请张澜一起建国的。   张澜没说话,可当晚就写了信给沈钧儒,说:“我见此人,心中已定。蒋氏败矣。”   后来毛泽东又来了两次。第二次是民盟请客,饭菜简单,毛泽东还特意题字:“光明在望。”   张澜也笑,说:“今后我们都得住在这‘民主之家’里了。”   这话听着像寒暄,可张澜的语气一点不轻松。他是真信了。   第三次来,是密谈。毛泽东说谈判卡壳了,蒋介石不认解放区,也不认八路军。   张澜听完后没说气话,只是叹了口气:“你把已谈妥的公开吧,否则他反悔你没法说。”   说完,他主动请缨写公开信,第二天一早就登在《新民报》上。   这事其实很危险。你想想,蒋介石那时候正想把民主人士一个个收编,张澜这么做,等于把自己放在火上烤。   可他不怕。他说:“人民不是傻子,谁真做事,谁演戏,一目了然。”   再之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1946年,国民党开伪国大,张澜直接拒绝参加。   1947年,民盟被定为非法组织,张澜也没退,一边签解散文告,一边公开声明继续斗争。   1948年,他在重庆被特务打得头破血流,差点没醒过来。   可他还是没走。直到1949年,毛泽东让上海地下党把他接到解放区。   6月1日,毛泽东亲自电邀他参加政协。   10天后,两人在北平再见,毛泽东还是那身补丁中山装,饭桌上只有苦瓜、豆腐两样菜。   张澜看着那桌饭,没说什么,回去后却对身边人说:“这个人真是为人民的。”   后来他当了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支持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哪一件都站在最前头。   他说:“没有毛泽东旗帜下的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中国。”   晚年,他留下一句话给民盟:“要记住一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你现在回头看,会觉得这个判断已经被历史证明。   可别忘了,张澜说出“毛泽东得天下”那天,是1945年,是国民党最强、蒋介石最狂的时候。   他凭什么这么说?   就凭一个细节——毛泽东握了工人的手,穿着布鞋,心里装的是国家,不是权力。

0 阅读:2404

评论列表

文青刘工

文青刘工

17
2025-10-02 17:20

张澜先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先驱者和正义的楷模!!!

Jason

Jason

14
2025-10-02 18:27

从对人待物方面就可以看出谁是真正的领袖

用户10xxx62

用户10xxx62

9
2025-10-02 19:46

得民心者得天下

用户16xxx78

用户16xxx78

9
2025-10-02 19:44

人民的领袖!

猜你喜欢

地缘历史

地缘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