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目前的打法出乎意料,他们猛攻红军城的同时,又在撕咬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而且从进展看还算不错,俄军真打算把这个州也收了吗?这个州的地理位置比较重要,位于第聂伯河的中间位置,于是你就会想——俄军是不是打算从这里沿着河流南北散开,然后划河而治? 9月28号早上,红军城的炮声比平时响了好几倍。这座只有11平方公里的小城,其实是顿巴斯的“心脏”。 六条公路、五条铁路在这儿交汇,E50高速公路往西能直接到第聂伯罗州的首府,往南能打通顿涅茨克的补给线。 乌军在这儿堆了第12亚速旅、第83空降旅这些精锐部队,还把4000个老百姓当“人肉盾牌”,想学巴赫穆特战役的“绞肉机”打法,把俄军拖进持久战。 但俄军这次不按套路出牌。第36集团军正面硬刚吸引火力,第5集团军从侧面包抄,空天军的“龙卷风”火箭炮和FPV无人机则专门炸德鲁日科夫卡、斯拉维扬斯克这些后勤节点。 更狠的是,俄军把情报封锁得死死的——西方侦察卫星和无人机愣是没发现他们调了这么多兵力。 8月中旬那会儿,俄军一天就推进了15公里,连破三道防线,眼看着就要打到克拉马托尔斯克。 要是红军城丢了,乌军东线防线得崩出几十公里的口子,俄军可能复制伊久姆战役的“包饺子”战术,把顿巴斯的主力部队全围了。 俄军在红军城打得热闹,另一边也没闲着——装甲部队从顿涅茨克边境冲进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 这片地儿被称为“乌克兰的工业脊梁”,全国70%的铁矿在这儿,一半以上的冶金、机械厂也扎堆儿,连造无人机的核心工厂都在这儿。 6月8号,俄军坦克第一次开进这个州,8天就推进了80多公里,离州界只剩9公里。 俄军的野心可不止占块地。第聂伯罗州地势平得像桌子,装甲车跑起来比兔子还快;要是控制了这儿的东部,就能和扎波罗热方向的部队形成“钳子”,把整个第聂伯河东岸都捏在手里。 2022年俄军就想过“划江而治”,现在这计划正从图纸变成现实——要是成了,乌克兰得丢半壁江山,基辅的战略纵深被压缩到第聂伯河以西,黑海沿岸的补给线也得断。 更绝的是,第聂伯罗州首府有100多万人,控制这儿就等于掐住了乌克兰中部的“经济命脉”。 俄军要是在这儿站稳脚跟,不仅能把战线推到第聂伯河边,还能把乌克兰的工业核心区炸个稀巴烂,逼着基辅当局在谈判桌上让步。 俄军双线开打的时候,还出了件“意外”——9月28号凌晨,一枚小炮弹砸中了波兰驻乌大使馆的屋顶,穿透了天花板掉进厨房。 表面看是俄军空袭基辅的“误伤”,但细琢磨全是猫腻:俄军主要用远程导弹和无人机,这炮弹却是短程的,更像是乌军防空火力打偏了。 更奇怪的是波兰的反应——就说了句“事故”,跟以前动不动就跳脚骂街完全不一样。 这背后是北约的“怂”。2022年波兰边境被导弹砸的时候,北约立马启动“东方哨兵”行动加强东欧防御;现在波兰却装聋作哑,本质是怕真打起来。 要是北约集体防御条款被触发,波兰可能成第二个战场,得挨炮火。 美国特朗普政府现在不想多管乌克兰,欧洲各国也因为经济压力不想掺和,北约内部甚至有人偷偷琢磨“怎么分乌克兰的地盘”。 俄军这波双线操作,表面是打仗,其实是场“算计”——红军城和第聂伯罗的攻势,本质是为谈判桌攒筹码。 要是能控制第聂伯河以东,俄罗斯不仅能削弱乌克兰的工业和军事能力,还能建个战略缓冲区,挡住北约东扩。 对普京来说,拿下乌东四州只是开始,把乌克兰分成东西两半、逼它“中立”才是终极目标。 但乌克兰的麻烦可不止这些。国内逃兵超过10万,泽连斯基被迫征召60岁以上的老头入伍;西方答应给的“标枪”导弹只到了50%,德国造武器的工厂得两年才能提产能。 更要命的是士气崩了——基辅街头有人举牌子骂“前线卖命,后方扯皮”,第36海军陆战旅甚至有小规模哗变。 这场仗早就不是“抢地盘”那么简单,成了大国博弈的“牌局”。俄罗斯用军事行动打破了西方制裁的“纸老虎”形象,乌克兰在夹缝里挣扎求生,北约则陷入“想打不敢打”的尴尬。 真正的出路不在炮火里,而在谈判桌上——但在这之前,红军城的硝烟和第聂伯罗的铁流,还得继续改写欧洲的地缘版图。
*全世界公认的军事实力第一是美国,俄罗斯第二,中国第三,不过经过93阅兵和福建舰
【11评论】【2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