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北非人是什么肤色?】北非最早的现代智人(Homo sapiens)原住民,很可能拥有较深的肤色。与今天许多北非人相似的较浅肤色,是在大约1.5万年前,随着一次大规模的、来自近东(中东)的人群迁徙才被带入该地区的。
迄今为止,已知最古老的现代智人化石之一,就是在摩洛哥的Jebel Irhoud发现的,距今约30万年。虽然我们无法直接从这些化石中提取DNA来确定其肤色,但基于人类演化的普遍规律和当时的环境,科学家们推断,这些北非最早的“智人”祖先应该和其他非洲早期人类一样,拥有深色皮肤。
对北非原住民肤色认知的真正突破,来自对摩洛哥塔福拉特(Taforalt)洞穴中古人遗骸的DNA分析。这些遗骸属于上文提到的伊比利亚-毛鲁斯文化(Iberomaurusian culture),距今约1.5万年。他们是与现代柏柏尔人有直接遗传关系的祖先人群。
对这些古人的基因组测序带来了惊人的发现:
• 基因构成:这些1.5万年前的“塔福拉特人”的基因,大约有 2/3 来自古近东(Ancient Near East),特别是与黎凡特地区(Levant)的纳图夫文化(Natufian culture)人群高度相关;另外 1/3 来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Sub-Saharan Africa)。这表明,在那个时期发生了一次从近东到北非的大规模“返非”迁徙。
科学家推断,塔福拉特人的肤色并非单一的。他们的肤色很可能呈现出一种中间色调或多样化的状态,总体上比他们的撒哈拉以南非洲祖先要浅,但可能比现代欧洲人要深。重要的是,他们几乎不携带与欧洲人金发蓝眼相关的基因变异(如 HERC2),因此他们几乎可以肯定是黑发、深色眼睛。
因此,北非早期原住民的肤色并非一成不变。最古老的北非智人很可能是深肤色的。我们今天看到的北非柏柏尔人中普遍存在的、从浅色到橄榄色的地中海肤色特征,其遗传基础主要是在1.5万年前通过一次关键的“返非”移民潮从近东引入的,并与当地更古老的非洲基因相结合,最终形成了北非独特的、多样化的肤色面貌。
这颠覆了过去认为“北非人自古就是白人”的陈旧观念,揭示了一个更为动态和复杂的基因交流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