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出现”小团体”?9月27日俄媒爆料,俄外长拉夫罗夫居然当众表示,要把印度和巴西推荐进”常任理事国”,要知道这个席位可是有一票否决的,现在突然把这俩金砖国家添加进去,中国该怎么应对? 金砖五国里,俄罗斯单单点了印度和巴西的名,把南非晾在一边,再想想俄印之间铁打的军贸和能源合作,俄巴在农业、资源领域的紧密勾连,难免让人觉得这是在搞“小团体”。 但要是往深了琢磨,中国的应对思路其实藏着不少门道,既没伤了金砖的和气,又稳稳守住了自己的立场。 先说说拉夫罗夫这步棋到底怎么回事。其实俄罗斯支持印度巴西入常也不是新鲜事,早就喊过好几次了,只不过这次在联大高级别会议上说出来,时机选得很有讲究。 拉夫罗夫自己也说了,现在全球格局变了,亚洲、非洲、拉美得有更多话语权,印度巴西实力够格,能代表新兴力量。这话表面看确实符合金砖精神,毕竟这俩都是金砖成员,真能进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拿着一票否决权,金砖在全球治理里的分量肯定得往上走。但为啥不提南非呢? 要知道南非可是金砖里的非洲代表,而非洲一直喊着要纠正安理会里的历史不公。后来仔细看发言才发现,拉夫罗夫其实提了一嘴“应根据非洲国家自己商定的标准,纠正非洲遭遇的历史不公”,只不过没像点印度巴西那样明确,这大概是俄罗斯的小算盘——既拉上印巴这两个有分量的伙伴,又不想把话说死,毕竟非洲也是全球南方的重要一极。 再说金砖内部会不会真的分层。其实金砖从一开始就不是靠“核心控制”攒起来的,而是新兴经济体抱团取暖的平台,2023年的约翰内斯堡宣言里就写着,支持巴西、印度、南非这些国家在联合国发挥更大作用。 要是真有“核心外围”,这些实打实的合作根本没必要做。拉夫罗夫单提印巴,更多是从现实利益出发:印度是俄罗斯军购的大客户,能源合作也走得近;巴西的农产品、矿产能帮俄罗斯对冲西方制裁,这种紧密的合作关系让俄罗斯自然更愿意推他们一把。 轮到中国这边,应对得相当沉稳。外交部回应的时候,没直接评拉夫罗夫的话,就说支持安理会改革,要提升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得有广泛共识。这看似低调的表态,其实藏着三重考虑。 首先是不能放大金砖内部的分歧,要是中国当场对“支持印巴”表态反对,等于直接跟俄罗斯唱反调,还会让印度巴西心里不舒服,刚扩容不久的金砖联盟很容易生嫌隙。 其次是中国的安理会改革立场本来就很稳,一直强调要优先解决非洲的诉求。王毅外长9月26日在纽约专门说过,安理会不能成大国俱乐部,得纠正非洲的历史不公,还说要和非洲兄弟一起探讨落实路径。 拉夫罗夫虽然提了非洲,但重点在印巴,中国正好借着回应把“非洲诉求”这个核心点突出出来,既符合自己的一贯立场,又能拉拢广大非洲国家。 要知道南非作为金砖里的非洲代表,中国这么做等于间接照顾了南非的感受,也堵上了“金砖忽视非洲”的话柄。而且这么一来,中国的格局就显出来了——不是盯着某两个国家的利益,而是站在整个全球南方的角度推进改革。 中国还能借着美国的冷淡反应做文章。拉夫罗夫话音刚落,美国就有人跳出来说印度巴西“需要调整”,还指责他们不开放市场。这明摆着西方就是不想让新兴力量壮大,怕安理会里的“自己人圈子”被打破。 中国正好可以抓住这一点,一边跟俄罗斯、印度、巴西强调“咱们都是新兴经济体,得一起争取话语权”,一边拉拢更多发展中国家,可能有人会问,中国跟印度有边境纠葛,跟巴西政治上也没那么贴,就不怕印巴真入常后给自己添堵? 其实中国早把这点算进去了。安理会扩员本身就是个慢功夫,不是说支持了就能成,五常里美英法肯定不会轻易松口,美国现在对印巴的态度就是最好的证明。 中国强调“广泛共识”,其实就是给改革设了个合理门槛——不是俄罗斯一提名就能成,得所有方面都商量着来。这样既不得罪俄印巴,又能掌控节奏,避免出现对自己不利的局面。 而且退一步说,就算印巴真入常了,金砖内部的合作基础还在,比如中国和巴西的风电项目、中国给印度的新开发银行贷款,这些务实合作能绑住彼此的利益,不会因为安理会席位就彻底翻脸。 说到底金砖根本不会因为这事儿出现“小团体”。俄罗斯推印巴,是从自身利益和新兴力量整体诉求出发;中国强调广泛共识和非洲诉求,是站在更长远的全球治理角度布局。两者的目标其实是一致的,都是想让新兴经济体在联合国更有话语权,只是路径不一样。 中国的应对,既维护了金砖的团结,又巩固了自己在全球南方的领导力,还没给西方留下攻击的口实。只要利益绑在一起,所谓的“小团体”传言自然不攻自破,安理会改革也能顺着全球南方的步调慢慢推进。
墙倒众人推,印度这次是真没统战价值了,联合国第80届大会上,土耳其、沙特、马来西
【1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