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我不用参苓白术散,这个中成药,化湿瘀更胜一筹,胃息肉、肠息肉、胆囊息肉都管用

陈玉龙谈养护 2025-10-02 19:43:16

息肉我不用参苓白术散,这个中成药,化湿瘀更胜一筹,胃息肉、肠息肉、胆囊息肉都管用! 大家好,我是中医陈玉龙。今天直接给大家讲一个实用的中成药 —— 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平胃散。要是你身体里长了息肉,尤其是刚发现不久、体积还比较小的那种,它或许能派上用场,逐步把这些小息肉软化缩小。临床上我们常搭配其他药,来调理胃息肉、肠息肉、胆囊息肉等问题。 先说说这些息肉是怎么长出来的?其实就好比屋子长时间不打扫会积灰尘,身体里的水湿和气血运行不畅,也会 “积” 出问题。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湿,若脾虚运化失常,水湿就会内停;同时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当气机不畅时,瘀血也会随之产生。水湿与瘀血相互交结,在身体里积聚久了,就可能长出息肉。 平胃散就专门针对这种情况,里面有四味药: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别看药不多,搭配得十分精妙:苍术燥湿健脾,能从根源上减少水湿生成;厚朴行气除满,可促进气机畅通,让水湿和瘀血难以积聚;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辅助苍术和厚朴增强燥湿、行气之功;甘草调和诸药,使整个方子药性更平和。 接下来教大家 3 种实用搭配,针对不同情况使用,帮你把身体里的湿瘀清理干净:   胃息肉 —— 平胃散 + 保和丸   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若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易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湿浊内生,进而形成胃息肉。保和丸能消食导滞,和胃健脾,帮助消化食物,减少食物在胃内的积滞,避免湿浊进一步滋生。搭配平胃散,一边燥湿运脾,一边消食化积,从根本上改善脾胃功能,减少胃息肉的发生。如果你平时胃胀、胃痛,消化不良,检查出胃息肉,可以参考这个搭配。   肠息肉 —— 平胃散 + 香连丸   肠道息肉的形成多与湿热蕴结肠道有关,湿邪与热邪相互胶着,阻滞肠道气机,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导致息肉产生。香连丸能清热燥湿,行气止痛,专门针对肠道湿热。与平胃散搭配,一边燥湿行气,一边清热化湿,使肠道气机通畅,湿瘀得化。如果你平时大便黏腻、肛门灼热,伴有腹痛、腹泻,检查出肠息肉,适合这种搭配。   胆囊息肉 —— 平胃散 + 消炎利胆片   胆囊息肉常因肝胆湿热,胆汁排泄不畅,湿浊瘀滞于胆囊所致。消炎利胆片能清热,祛湿,利胆,改善胆囊的排泄功能,减少湿浊瘀滞。与平胃散搭配,一边燥湿健脾、行气和胃,一边清热利胆,双管齐下,清理胆囊内的湿瘀。如果你平时口苦、胁肋胀痛,检查出胆囊息肉,可以看看这种搭配。   最后得提醒大家,平胃散虽好,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得让专业中医看看,辨证后再用。

0 阅读: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