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中国布洛芬原料药加征关税,就像突然抽走拼图里最关键的几块。中国原本承担着全球四成原料药生产,相当于医药界的"世界工厂"。关税实施后,药企们手忙脚乱地寻找替代供应商,但印度等国的产能就像小水桶接大瀑布,根本接不住缺口。原本每片布洛芬只需3分钱的原料成本,现在可能翻倍,最终药价自然水涨船高。 印度看似接住了部分订单,实则面临"消化不良"。印度药企生产布洛芬的原料60%需要从中国进口,关税导致中间商成本暴涨,就像买菜要经过三道转手,每道都加价。更糟糕的是,印度港口运输效率低下,一艘货轮卸货时间顶中国两艘,导致原料积压在码头,药厂生产线被迫停工。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反而加剧了供应链的混乱。 全球药企陷入两难:要么硬着头皮回美国建厂,但新建厂房就像沙漠里种树,没有三五年根本长不成;要么冒险尝试非洲、东南亚的新供应链,但当地基础设施薄弱,就像在羊肠小道上开卡车。这种混乱导致美国药店出现"抢药潮",普通退烧药都可能断货,而药企利润被关税和涨价层层挤压,最终买单的还是普通患者。 个人认为,这种"关税大棒"看似保护本土产业,实则打乱全球分工。就像强行把交响乐团的提琴手换成新手,表面上维持编制,实际演奏效果必然走调。医药供应链需要全球协作,单边制裁就像在精密钟表里塞沙子,最终损害的是所有人。解决之道应是建立多边合作机制,而不是筑墙护城河。
去印度吧,我包你回来没意见了
【17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