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跃进教授这话,像根针似的,扎在不少人心里。上世纪90年代的国企改革,确实改变了

微风不徐徐 2025-10-02 22:47:09

艾跃进教授这话,像根针似的,扎在不少人心里。上世纪90年代的国企改革,确实改变了太多工人的人生轨迹。那些在厂里干了十几年、几十年的人,从青春年少到中年,一辈子的技能、心血都扑在流水线上、机床旁,突然被告知要离开熟悉的岗位,心里那滋味,不是“从头再来”四个字能轻飘飘带过的。 他们当中,有人抹着眼泪把工作服叠好收起来,揣着微薄的补偿金,蹲在路边摆摊卖袜子、卖蔬菜,风吹日晒的,挣点钱得掰着手指头算。有人放下曾经的技术工种身段,去小区当保安,每天站在门口,看着进出的人,或许会想起当年在厂里被人喊“师傅”的日子。还有些年纪大的,没了体力,也学不会新技能,就那么在家里待着,看着别人忙碌,自己心里空落落的。 可话说回来,那些劝着“从头再来”的人,大多不用面对这样的困境。他们可能有稳定的工作,有兜底的保障,“从头再来”对他们而言,更像一句轻飘飘的口号,而不是真要把自己扔到陌生的生存赛道上重新打拼。就像站在岸边的人,对着水里的人喊“游过来”,可水里的人会不会游泳、有没有力气,他们未必真的在意。 工人不是不想“从头再来”,只是这“再来”的成本太高了。他们的青春、技能、人脉,都和原来的岗位绑在一起,一旦脱离,就像船没了锚,晃得人心里慌。那句“你们为什么不从头再来”,问的其实是公平——凭什么牺牲的总是那些最踏实干活的人,而制定规则的人,却能稳稳站在原地? 当然,时代的发展总会有阵痛,改革也难免要有人付出代价。但不能因为这样,就忽略了这些工人的挣扎和牺牲。他们当年为国家建设流的汗,不该被一句“从头再来”轻轻抹去。现在回头看,更该想想,怎么能让这些“从头再来”的人,少一些艰难,多一些保障。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52
微风不徐徐

微风不徐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