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比利时宣布 10月2日,比利时外交部宣布把以色列大使喊到办公室,当面质问为什么他们的兵要动手拦全球坚韧船队?那条船上可有比利时人!(央视新闻) 地中海上的水炮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以色列士兵强行登上了那些试图驶向加沙的民用船只。高压水柱冲击着甲板,志愿者们手挽着手抵抗,有人悄悄把手机扔进大海,试图抹去这场冲突的痕迹。这片古老海域见证过无数商船往来,今天却要目睹人道救援船队被军方拦截的场面。 “全球坚韧船队”不是普通的船队,它由47艘民用船只组成,载着来自40多个国家的500多名志愿者。他们中有欧洲议员、比利时公民,还有那位全世界熟悉的“环保少女”格蕾塔·通贝里。这些普通人带着医疗用品、干粮和教学设备,想要穿越以色列的海上封锁线,把温暖送进被战火笼罩的加沙。 以色列军方态度明确,他们通过无线电不断警告船队:“你们正接近封锁区域”。一名海军军官在通话中建议志愿者改变航向,前往以色列的阿什杜德港,承诺援助物资在那里安检后可以转运至加沙。可是志愿者们不相信这个承诺,他们记得今年六月“马德琳”号的遭遇——那艘船在公海被拦截,物资被扣押,船员被遣返。 港口的灯光下,443名被拘留的志愿者忐忑不安。以色列官方声称所有人“安全且健康”,但船队组织方透露,许多人在拦截过程中遭到水炮攻击。最后一艘挂波兰国旗的“玛丽内特”号仍在远处徘徊,它成了这场海上对峙中最后的悬念。 布鲁塞尔的办公室里,比利时外交官面色凝重。这不是他们第一次因为巴以问题与以色列交锋,就在上个月,比利时刚刚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并计划对以色列实施12项制裁。如今自己的公民在公海被拦截,比利时多个城市民众纷纷走上街头,要求政府采取更强硬的外交手段。 哈马斯愤怒地谴责这是“海盗行径和恐怖主义罪行”,土耳其外交部批评以色列“严重违反国际法”。而以色列坚持自己的行动是为防止加沙地带海上封锁被突破。 那片狭长的土地上,加沙城的避难所里,母亲抱着营养不良的孩子日夜期盼。联合国数据显示,加沙地带超过七成人口需要粮食援助,医疗系统濒临崩溃。孩子们无辜的眼睛里,映照着国际政治的复杂阴影。 国际海洋法规定,公海上船只享有航行自由。但以色列自2007年哈马斯控制加沙后就开始实施海上封锁,认为这是保护国家安全的必要措施。这场法律与道德的争论,在地中海的浪花中已翻滚了十八年。 被拦截的志愿者们或许没想到,他们的行动会掀起如此巨大的波澜。比利时外交部召见以色列大使的直接质问,让这场海上对峙升级为正式的外交事件。欧洲多国议员参与船队的事实表明,巴以问题早已不只是地区冲突,而是牵动全球神经的国际议题。 从哥本哈根的欧盟外长会议到纽约的联合国总部,从布鲁塞尔的政府办公室到地中海的救援船队,无数人在为和平努力。147个联合国会员国已承认巴勒斯坦国,国际社会正在用行动推动“两国方案”的实现。 夜幕再次降临地中海,被扣押的志愿者们或许正在祈祷,巴勒斯坦母亲还在等待奶粉和药品,以色列士兵则继续守着他们的海上边界。人类文明的进程里,这样的对峙与对话从未停止,每一次船队的启航,都是对良知与和平的呼唤。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快报巴基斯坦宣布了10月2日,哈马斯就以色列在国际水域拦截“全球坚韧船队”的
【29评论】【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