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国参议院宣布!   10月2日参议院的投票结果落地,美国政府停摆的局

波览历史 2025-10-03 00:48:22

就在刚刚 美国参议院宣布!   10月2日参议院的投票结果落地,美国政府停摆的局面彻底无法逆转。民主党提出的临时拨款法案以47票赞成、53票反对的结果被否决,而在前一天,共和党推出的同类提案也因未达到60票的过关门槛失败。   连续两天的党派否决,让联邦政府在10月1日凌晨正式进入停摆状态,这是自2018年之后的首次停摆,但其带来的冲击和民众的焦虑感,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强烈。   近90万联邦雇员面临停薪或休假,食品银行储备加速消耗,部分地区社保咨询电话陷入无人接听的状态,但这场危机的核心矛盾,早已从“民生受损”延伸到制度运转与全球信任的深层领域。   最直观的变化发生在联邦与州政府的权力博弈中。10月1日,纽约州州长凯西·霍楚尔明确表示,不会像2018年停摆时那样承担自由女神像的运营费用,这座象征美国精神的地标可能面临“彻底熄火”。   要知道,2018年停摆期间,纽约州曾主动掏钱让景点重开,如今态度转变的背后,是州政府对联邦政府的信任崩塌。   加州、得州也纷纷跟进,宣布启用州级应急资金保障本地医疗和安保,不再等待联邦拨款。这种“各自为战”的状态,正在悄悄瓦解美国联邦制的核心逻辑。   以往各州对联邦的财政依赖,正在被频繁的停摆危机磨成自主意识。有政治学者指出,这不是简单的财政分歧,而是州权对联邦权威的一次集体反击。   停摆引发的金融震荡,比经济数据显示的更具破坏性。美国财政部9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7月已减持257亿美元美债,持仓降至7307亿美元,创下2009年来的新低,较2013年的峰值减少了5860亿美元。   而停摆首日,中国持有的1.1万亿美元美债出现首笔技术性违约,直接导致美元指数单日暴跌1.2%。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同期却在疯狂增持,7月单月增持413亿美元至8993亿美元,日本也小幅增持38亿美元维持第一债主地位。   这种“有人撤离有人接盘”的背后,不是对美国经济的信心,而是全球资本对美元资产的“风险对冲”。   英国的增持更多是为了维系英美特殊关系,日本则是担心美债崩盘波及自身外汇储备,这种被动的“接盘”恰恰暴露了美元信用的脆弱。   更危险的信号藏在制度规则的瓦解中。这次停摆不是突然爆发的危机,而是“紧急状态常态化”的必然结果。   早在2025年4月,特朗普就以“保护经济安全”为由宣布全国紧急状态,顺势签署行政令加征关税,将本需国会审批的贸易政策变成个人决断。   而拜登政府此前也以“气候紧急状态”为由绕过国会拨款,两党都在习惯性打破“程序正义”。   这种操作在此次停摆中达到顶峰:白宫提前制定永久裁员计划,彻底撕碎“停摆后补薪复工”的默契,把公务员的饭碗当成博弈筹码。   就像网友说的,以前是“吵架不砸锅”,现在是“为吵架故意砸锅”,三权分立的制衡设计,成了两党“合法拆台”的工具。   两党博弈的本质,早已不是政策分歧而是权力争夺。表面看是共和党要冻结医保补贴、民主党要保移民政策,但深挖下去全是选举算计。   特朗普2025年4月宣布紧急状态时,就有舆论质疑是为连任铺垫形象,而这次停摆中,共和党议员私下透露“就是要让民主党难堪”,民主党则借机炒作“共和党绑架国家”,双方都在把危机转化为竞选素材。   盖洛普民调显示,72%的美国人觉得这是“政客的游戏”,但两党根本不在意,他们的目标不是争取中间选民,而是巩固各自的基本盘。   这种“为反对而反对”的逻辑,让国会彻底沦为“否决机器”,2024年通过的327项法案里,真正关乎民生的不足10%。   国际社会对美国的态度也在悄然转变。北约欧洲盟友嘴上没说什么,却悄悄启动“临时安全协调机制”,本质是担心美国自顾不暇,无法兑现安全承诺。   联合国气候大会上,美国代表缺席后,发展中国家直接质疑其减排承诺,原本由美国主导的谈判议程被迫暂停。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领域,NASA暂停卫星发射导致欧洲“伽利略”计划延期,硅谷科技公司冻结招聘影响全球程序员就业市场,这些都让美国“科技霸主”的形象打了折扣。   以前各国吐槽美国“霸权”,至少承认其“有能力主导”,现在更多是觉得“美国连自己的事都搞不定”,这种信任的流失比经济损失更难挽回。   现在没人能预测停摆会持续多久,10月10日文职员工发薪日、15日军方发薪日接连逼近,或许能逼出短期妥协,但制度裂痕已经无法弥合。   纽约州拒绝资助自由女神像的表态,中国持续减持美债的动作,两党对规则的随意破坏,这些细节拼凑出的,是一个超级大国的“制度疲劳”。   美元霸权或许还能靠惯性维持,但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力,正在一次次停摆中慢慢褪色。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来评论区聊聊。   信息来源: 国际新闻早知道丨美两党提出的临时拨款法案再被否决 哈马斯要求修改美方“20点计划” 2025-10-02 05:57·央视新闻

0 阅读:0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