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向铁矿石亮剑,订单全叫停,拿捏澳大利亚,要“埋葬”美国最后的霸权 9月下旬市

天天纪闻 2025-10-03 13:46:53

中国向铁矿石亮剑,订单全叫停,拿捏澳大利亚,要“埋葬”美国最后的霸权 9月下旬市场传来的消息绝非偶然——中国矿产资源集团要求国内买家暂停购买任何以美元计价的必和必拓海运铁矿石,这已经是继9月初叫停必和必拓金布巴粉采购后的又一重拳。   要理解这步棋的分量,得先看清一个残酷的现实:中国消费了全球75%的海运铁矿石,其中85%都来自澳大利亚,而必和必拓这家澳洲矿业巨头,每年对华出口额就占澳大利亚对华出口总额的近40%,贡献了其GDP的5%以上。   这就意味着,中国手里攥着的不是普通的采购订单,而是直接卡着澳大利亚经济喉咙的关键筹码。   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过去十年中国钢铁企业有多被动。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买家,却长期没有定价话语权,澳大利亚矿企凭借资源垄断,动不动就搞价格突袭。   2021年铁矿石价格一度飙升到每吨230美元,让中国钢铁行业全年利润蒸发近千亿。   但今时不同往日,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的成立本身就是为了整合资源、增强国际议价能力,这次连续叫停必和必拓订单,本质上是把"买家优势"转化为"定价权力"。   更狠的是暂停美元计价,这招直接绕过了美国主导的结算体系,相当于在大宗商品贸易中撕开了一个人民币结算的口子。   澳大利亚总理最近四处求助却没人响应,道理很简单——全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替代中国的铁矿石需求,必和必拓的矿山一旦停摆,每天损失的都是真金白银。   当然,中国敢这么做,绝非一时冲动,而是早有布局。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22年就推出了"铁资源开发计划",目标到2025年海外权益矿产能达到2.2亿吨。   现在看这个计划正在加速落地:中国宝武参股的西澳昂斯洛铁矿项目今年5月已提前交付首批矿石,年产能3500万吨;与力拓合资的西坡项目6月实现首车发运,2025年将达到2500万吨产能;   更关键的是几内亚西芒杜铁矿,这个全球储量最大、品质最高的露天赤铁矿,中国宝武已成为实质性第一大股东,项目基建完成30% - 40%,2026年投产后年产1.2亿吨高品质铁矿石。这些海外权益矿就像"备胎军团",让中国在对澳谈判时有了足够底气——你不配合,我自有替代来源。   再往深了说,这根本不是简单的贸易摩擦,而是对美国金融霸权的精准打击。   二战后美国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虽已瓦解,但美元通过绑定石油、矿产等大宗商品,依然牢牢占据全球储备货币地位。   全球铁矿石贸易90%以上用美元结算,这意味着中国每买一吨铁矿石,都要先换成美元,间接给美国缴纳了"铸币税"。现在中国直接要求用人民币结算必和必拓铁矿石,就是要打破这种垄断。   别小看这一步,当年石油美元的建立,让美国得以通过印钞收割全球财富;如今铁矿石人民币结算一旦形成气候,其他大宗商品很可能跟进,比如中国与俄罗斯的能源贸易早已改用本币结算,这就像多米诺骨牌,会一步步动摇美元霸权的根基。   澳大利亚这次被拿捏得死死的,其实是自食其果。这些年跟着美国在涉疆、涉港等问题上不断挑衅,以为有美国撑腰就能肆意妄为。   却忘了自己经济早已深度绑定中国市场,铁矿石出口占其出口收入的半壁江山。   中国暂停订单后,必和必拓股价三天暴跌12%,澳大利亚矿产出口额单月减少28亿澳元,连带着澳元汇率创两年新低。更讽刺的是,美国这次根本没能力救它——美国本土铁矿石产量仅能满足自身需求的三分之一,还得从巴西进口,自身都难保。   有人可能会问,中国就不怕澳大利亚报复吗?答案是不怕。因为中国手里的牌太多了:除了铁矿石,澳大利亚的煤炭、天然气对华出口同样依赖严重;中国还是澳大利亚最大的留学生和旅游客源国。   更重要的是,中国正在加速推进资源多元化,除了布局非洲、南美洲的铁矿,国内铁矿开采技术也在突破,今年1 - 8月国内铁矿产量同比增长6.7%。反观澳大利亚,除了卖资源,制造业早已空心化,根本没有反制的筹码。   说到底,这场铁矿石博弈背后,是新兴经济体与传统霸权的实力较量。中国从过去的被动接受价格,到现在主动制定规则,从单纯的资源进口国,到全球矿业格局的重塑者。   当几内亚西芒杜铁矿2026年全面投产,当人民币结算在大宗商品贸易中占据一席之地,美国所谓的"最后的霸权"将被彻底动摇。   澳大利亚只是第一个被敲响警钟的国家,接下来还会有更多国家看清形势,选择与中国合作共赢。   这不是什么"霸权更迭",而是世界经济秩序回归公平合理的必然结果——谁掌握了最大的市场,谁就拥有话语权;谁尊重客观规律,谁就能赢得未来。中国这次亮剑,亮的是经济实力,更是维护自身利益的坚定决心。

0 阅读:327

评论列表

勿忘我

勿忘我

1
2025-10-03 20:13

统一大市场必须行动起来,搞内卷不光害了企业更是害了国家和人民。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