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团购物点“小剧场”围猎,谁在为游客的“购物劫”买单? “这翡翠跟您家孙子的

夏日朗晴 2025-10-03 16:03:39

旅游团购物点“小剧场”围猎,谁在为游客的“购物劫”买单? “这翡翠跟您家孙子的眼睛一样透亮,不买可亏大了!”在黄山某购物点,导游话音刚落,穿白大褂的“专家”就举着放大镜凑过来,围在游客身边的导购员们立刻齐声附和。这场精心编排的“购物小剧场”,正以情感绑架、虚假宣传、心理施压等套路,将游客困在购物点里。 围猎现场:从“自愿”到“绑架”的连环套 在黄山某翡翠购物点,游客被要求“自由参观”,实则陷入无座可坐的困境。一旦靠近柜台,导购便如影随形,用“合眼缘”“价格可谈”等话术软化游客心理。当游客试图离开时,工作人员以“再进需买门票”“导游集合”等理由阻拦,甚至用“外面没空调”等细节制造焦虑。这种“软禁式推销”并非孤例,在云南某乳胶制品店,游客被关在封闭空间内,销售人员通过“健康讲座”夸大产品功效,将成本几十元的枕头标价数千元。 更令人震惊的是“托儿”的泛滥。在某蚕丝被购物点,销售人员先以“分辨真假蚕丝”的互动吸引游客,随后突然推出“原价7980元,现价3980元”的“福利套餐”。当游客犹豫时,自称“经理”的男子登场,声称“监控显示小吴没开单”,当场加赠被套、子母被等赠品。此时,多名销售将火力集中到一位60多岁的大姐身上,最终以“鼓掌庆祝成交”的仪式感完成围猎。这种“情感绑架+群体压力”的组合拳,让许多中老年人即使明知价格虚高,仍选择“花钱买清净”。 谁在纵容这场“购物狂欢”? 低价团是这场闹剧的源头。以黄山行程为例,比纯玩团低200元的报价背后,是3个半小时的购物行程。旅行社通过压缩住宿、餐饮标准,甚至将景点替换为购物点来降低成本。导游的收入直接与购物回扣挂钩,某导游因游客未购物在车上辱骂“不买就是狗屁”,最终被吊销导游证并判刑。而购物点与旅行社的“利益共同体”关系,更让这种模式野蛮生长——某乳胶制品店被曝向旅行社支付高达50%的返点,形成“低价揽客-购物回扣-劣质商品”的黑色链条。 游客的“觉醒”与行业的“阵痛” 尽管监管部门重拳出击,但套路仍在迭代。从“强制购物”转向“情感绑架”,从“辱骂威胁”变为“轮番劝茶”,甚至利用“康养游”“文化游”等新概念包装购物点。然而,游客的反抗也在升级:年轻人用“假装上厕所偷溜”“只带小额现金”等招数应对,中老年人则通过社交平台分享“避坑指南”。某旅游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关于“低价团购物陷阱”的投诉量同比增长47%,迫使行业不得不正视信任危机。 这场“购物小剧场”的荒诞,本质是旅游行业低价竞争与道德底线的博弈。当旅行社用“零团费”吸引游客,当导游把购物回扣当工资,当购物点用“托儿”制造虚假繁荣,最终买单的不仅是游客的钱包,更是整个行业的信誉。你曾遇到过类似的购物陷阱吗?是选择硬刚到底,还是妥协买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让更多人看清这场“围猎”的真面目! (案例来源:澎拜新闻)

0 阅读:0
夏日朗晴

夏日朗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