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一句“别报新闻”,直接把重庆大学的教授给惹急了。 教授们痛心疾首,说他把教育看得太功利,眼里只有工作和钱。 可对普通家庭来说,教育本来就是最大的一笔投资,不图回报图什么? 张雪峰戳破的,就是那层“理想”的窗户纸。他把大学专业和毕业后的工资条直接挂钩,清清楚楚地告诉你,哪个专业出来能进大厂,哪个专业毕业可能就得送外卖。所以他推荐的计算机、电气专业分数线猛涨,而被他“劝退”的生化环材、新闻学,一些学校招生都开始犯愁。 那些专家学者总喜欢站在高处,谈论什么综合素养、人文精神,担心没人追求星辰大海了。但他们没看到,很多家庭连脚下的土地都还没站稳。当一个孩子背负着全家的希望,你跟他谈理想,他跟你谈的是饭碗。 说白了,不是张雪峰制造了焦虑,而是现实的就业压力让他的话听起来句句在理。 大家的选择,已经说明了一切。 与其骂他是个“网红”,不如想想为什么一个人的话,能撼动整个高考志愿的格局。
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不着急找工作就业?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