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层社会皮肤

增增饱宝 2025-10-04 01:43:06
今天和朋友聊起评论区,我说大家真的很友好,和其他平台的吵架为主引流为辅相比,真的是更多友好真诚的声音,她给我提出了一个理论叫做“前十效应”,正好互补了沉默的螺旋 🔵“舆论是我们的社会皮肤”这一观点,是由诺依曼1980年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中提出,它强调了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认为舆论在双重意义上是“我们的社会皮肤”。 🔹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的观点发布的前提是被支持而非孤立的观点,与群体声音隔绝的意见将会消失在自我怀疑的洋海,个人表明自己的观点之际首先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从而绝对自己是否表明观点或趋向沉默。 🔹舆论在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就像作为“容器”的皮肤一样,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在舆论发酵的过程中,公权力的滥用可以得到限制,公共利益可以得到维护,因此舆论在某种程度上起到社会“解压阀”的作用,成为社会共识的粘合剂。 🔶对网络上出现的某些新闻或社会现象,前十位网民的意见和评论决定了后续的数十甚至成百上千的意见和评论的内容与态度,从而形成网络舆论。由李良荣在《网络舆论中的“前10效应”——对网络舆论成因的一种解读》当中提出。 🔸具体来说,“前十效应”有以下假设: 1.前十条评论与后续的评论具有议题上的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后评论议题的走向。 2.前十条评论与后续的评论存在态度上的相关性,前十条评论呈一致的正面或负面的意见,则后面的评论也一致正面或负面;前十条评论存在不同意见的相互争论,则后续评论也会存在争论。 🔸前十效应可以看做是沉默的螺旋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下的表现。 🔸当真诚友好的声音占据舆论高地,那些别有用心的,挑唆事端的观点,就会因为处于负面位置而掀不起波澜这对评论区意见良性发展有很好的作用 🔳现实中明事理的人反而不爱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心里默默关注后就会划走,或是转发到私领域探讨,所以我们更应该鼓励言说,合理的意见越多,舆论环境越稳定,我们所处的意见空间也能良性循环。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