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的是,在经济上蒙古几乎处处依赖中国,煤炭出口九成都进了中国市场,七成外贸在和中国打交道,连老百姓手里的手机和电饭煲,大部分也是中国货。 1921年蒙古在苏联支持下脱离中国,随后被彻底纳入苏联势力范围,从那时起,蒙古的认同感发生了根本变化。 几十年来,教材里不断强调蒙古与中国的对立,把成吉思汗塑造成“抵抗者”,把元朝描绘成“殖民中国的王朝”。 2000年时任总统巴嘎班迪公开宣讲这套论调,更加坐实“去中国化”的路线,2012年教育法修改后,他们甚至把匈奴、鲜卑、突厥全拉进自己的民族谱系,硬造出一个和中国平行的独立文明体系。 在文化叙事和政治炒作的双重影响下,蒙古也试着搞所谓的“第三邻国政策”,想把美国、日本、印度拉进来,借此平衡中俄。 但现实太骨感,深处内陆的蒙古无论想卖什么,都绕不开中国的运输通道,稀土出口九成都要通过中国,美日的计划听上去动听,却无法替代。 这种处境让蒙古愈发矛盾,嘴上喊着反华,身体却不得不更加依赖中国。 但情绪归情绪,今年初那场沙尘暴,成了一个转机,当时中国紧急出手,提供树种,无人机协助治理灾害,把“三北防护林”的经验直接搬进蒙古草原。 中蒙关系未来走向如何,还要看蒙古自己的选择,继续沉浸在被灌输的敌视情绪里,只会错过发展机会,放下历史包袱,拥抱务实合作,才可能走出一条可持续的道路。
讽刺的是,在经济上蒙古几乎处处依赖中国,煤炭出口九成都进了中国市场,七成外贸在和
云端逐梦之旅
2025-10-05 09:30:59
0
阅读: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