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被我们拖垮了!”2024年,韩国上千人拒绝食用从中国进口的白菜,本想给中

诸葛利剑 2025-10-05 19:30:06

“中国要被我们拖垮了!”2024年,韩国上千人拒绝食用从中国进口的白菜,本想给中国一个“下马威”,却没料到,最终撑不住的,竟是他们自己。 说起这事儿,得先聊聊韩国那位教授金兰都,他是首尔大学消费者研究系的头头,1963年生在首尔,从小就对法律和行政感兴趣。大学读法学,硕士接着行政学,全在首尔大学搞定。八十年代末去美国南加州大学读公共管理博士,回来后先在企业混了几年,管管理的事儿,积累经验。九十年代中转学术圈,当上教授,写了不少书,专攻中韩文化经济互动。常上媒体节目,聊两国关系,还给总统办公室出主意,为三星那类大公司提建议。影响力不小,直言不讳,尤其爱谈韩国怎么应对中国经济压力。这次白菜风波,他那句“中断进口能拖垮中国”一出口,就火了,但现实数据一摆,谁都知道这是空谈。 事情得从2024年夏天说起,那年韩国天气邪门,高温加暴雨,本土白菜产量直降四成。平时一棵白菜几块钱的事儿,现在翻到人民币几十块,超市里标价一万多韩元,民众直呼吃不起。泡菜是韩国人饭桌上离不开的,学校食堂停供,家里腌不着,生活成本蹭蹭上。政府一看不行,赶紧从中国山东等地调货,每周两百吨,首批就一千一百吨。中国白菜便宜质量稳,本该解燃眉之急,谁知部分人炸锅了。有人疑安全,有人觉得本土才正宗,街头抗议上千人,社交媒体刷屏质疑。金兰都这时候上电视,说中断进口就能重创中国经济,听着像下马威,实际呢,中韩贸易总额三千亿美金,白菜出口才零头,连中国一个县的菜出口都不够。韩国半导体靠中国市场,中国人爱韩国化妆品文创,这链条一断,谁先疼? 抗议声浪高时,韩国市场白菜供应卡壳,本土货跟不上,价格继续涨。餐饮店老板愁库存,家庭主妇算不过来账。起初进口白菜搁那儿没人碰,货架空着补货员闲得慌。可日子一长,现实咬人,越来越多家庭悄悄买起中国货。价格亲民,质量过关,泡菜腌出来味道不差。抗议队伍散了,广场上人少,媒体焦点转合作。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数据摆着,一年进口一千一百吨,价格稳住,泡菜供应足。 这事儿接地气的地方,就在于它戳中了老百姓的痛点。韩国国土小,农业本就弱,冬天白菜常短缺,建温室成本是进口三四倍,普通人买单。极端天气是气候变化闹的,全球都遭殃,韩国白菜减产,中国这边也雨多高温,山东济南章丘区早白菜亩产掉一半,地头价从两毛涨到一两块,批发三倍多。 但中国产区广,山东青岛烟台潍坊济南这些地方,白菜亩产往年七吨,韩国一千一百吨进口,就两百亩地的事儿,随便一个村就盖过去。 经销商刘铭国庆收货海运韩国,张军青岛每年出口几个柜子,生菜白菜萝卜混着发,韩国企业直采,赚钱稳。 不是吹,中国蔬菜出口链成熟,韩国这点量小菜一碟。 再深挖,泡菜贸易才是大头。韩国成泡菜净进口国,2023年近29万吨从中国来,青岛平度一地就9万亩白菜,年产8万吨泡菜,产值7亿,大部分出口韩国。 今年韩国原料缺,平度出口价涨三成,订单七成八成来自那儿,20多家企业预计30万吨泡菜发过去。青岛农一食品订单爆满,产业升级抓品牌,畜牧农副两条千亿链,粮油奶业百亿,茶叶蓝莓也跟上。这不光是菜的事儿,是产业链互补。中国人吃韩国泡菜不扭捏,韩国人离不开中国原料,全球化就这样,资源禀赋决定分工,你强我补,拒绝进口等于自宫。

0 阅读:0

猜你喜欢

诸葛利剑

诸葛利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