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中秋,怎能少了这首妙词? 鹧鸪天·桂花 宋·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

醉爱说诗词 2025-10-06 08:46:33

正值中秋,怎能少了这首妙词? 鹧鸪天·桂花 宋·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这首词的最大妙处,在于李清照打破传统花卉审美标准,将桂花从“无艳色、少盛名”的小众花材,升华为“重风骨、贵清韵”的精神象征,尽显词人独特的审美眼光与人格投射。 1. 破“色”立“香”,颠覆审美惯性:开篇先写桂花“暗淡轻黄”的外在——无桃杏的浓艳、牡丹的华贵,看似是“缺憾”;但随即以“只香留”转折,将核心审美点从“视觉色彩”转向“嗅觉风骨”。下阕“何须浅碧深红色”更是直接反问,彻底否定“以色论花”的俗见,断言桂花仅凭清逸香气,便堪称“花中第一流”,立意新奇且坚定。 2. 借“梅菊”衬“桂”,抬高品格层次:词中“梅定妒,菊应羞”一句,巧妙以梅花(象征傲骨)、菊花(象征清逸)为参照——连这两种公认的“雅花”,都要因桂花的“香韵更胜、时机更巧(冠中秋)”而心生妒意与羞愧。这种“以雅衬雅”的手法,未直接夸桂,却通过侧面烘托,将桂花的品格抬至远超梅菊的高度,笔法含蓄却力道十足。 3. 批“骚人”抒“己志”,藏人格投射:结尾“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看似批评屈原在《离骚》中列举众多香草却未提桂花,实则是词人的“借题发挥”。李清照以“为桂花鸣不平”的方式,暗抒自己的心境——如同桂花不随流俗、坚守本真,自己也不屑于迎合世俗的审美与价值观,借桂花的“被忽视”,映射自身精神追求的独特与高洁。

0 阅读:7
醉爱说诗词

醉爱说诗词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