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山西农民正在山崖上割草,突然一只鹰快速地向他冲过来,吓得老农抱头逃窜

风景繁华 2025-10-06 11:49:11

1979年,山西农民正在山崖上割草,突然一只鹰快速地向他冲过来,吓得老农抱头逃窜,只见那只鹰伸入草丛抓起一条蛇就飞走了,就在这时他发现草丛中藏着一个木箱,打开一看,瞬间惊呆了。[舔屏] 这个惊险瞬间让老杨注意到了异常,草丛里露出半截木箱的边角,箱子做工考究,虽有些腐朽但铜锁依然完好,用镰刀撬开后,金光闪闪的首饰在阳光下格外刺眼,老杨拿起一枚金簪细看,上面刻着看不懂的古文字,雕工精细得不像普通人家的物件。 当晚对着油灯反复查看,老杨越看越觉得蹊跷,这些簪子上的纹样像是官印,玉璧的质地也非同寻常,想起村里老人常说这一带曾是古战场,他隐约觉得这可能是出土文物,第二天一早,老杨揣着一枚金戒指去了县城的金银铺。 老师傅接过戒指用放大镜端详许久,神色渐渐凝重起来,他没多问来历,只是悄声让徒弟去请文物站的人,文物站工作人员赶来后,对着戒指研究了大半天。 他们告诉老杨,这枚戒指是唐代铸造手法,内侧刻的“张府”二字很可能与安史之乱时期的叛将张通儒有关,经过查阅史料,专家确认张通儒兵败后确实在这一带活动过。 文物站人员随即跟着老杨返回山崖,他们在周边细致搜索,陆续又挖出几个木箱,箱内装着更多金银器、玉器和古钱币,数量惊人,专家初步判断,这些应该是张通儒兵败前秘密埋藏的私人财物,老杨听完专家的分析,主动将自家的那箱首饰也一并上交。 文物部门给了老杨一笔奖励,虽然这笔钱远不及文物实际价值,但老杨并不在意,他觉得这些东西是历史留下的,该让专业人士去研究,而不是自己藏着,这批文物后来被定为国家二级文物,其中一件鎏金香炉还被送到国家博物馆展出。 当年发现宝藏的山崖现在立着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老杨的故事传开后,当地文物部门陆续接到不少民众提供的线索,又发现了几处历史遗迹,据统计,山西近三十年民间上交的文物超过两万件,其中不少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实物。 山西现存不可移动文物五万多处,很多都藏在不为人知的角落,这些散落在时光中的历史碎片,需要更多人的关注和保护。 老杨用自己的选择证明,面对意外之财时的正确决定,可能挽救珍贵的历史遗产,那个改变命运的山崖,如今成了文物保护教育的鲜活案例。   网友热评: “老杨这波操作我服气!换我可能直接藏家里了,人家能主动上交真不简单!” “这些金子背后全是故事啊!张通儒是谁?安禄山手下的大官?建议博物馆给老杨立个功德碑!” “山西这地方果然是个‘聚宝盆’!前几天刚看新闻说运城挖出战国玉璧,这次又是唐代金器,建议全省排查矿洞!” 如果换作是你,发现埋藏千年的宝藏会怎么做?欢迎评论区留言。 信源:山西省人民政府1985年通告

0 阅读:774
风景繁华

风景繁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