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在宾县的一次公审大会上,留下了这张照片。这个被五花大绑在椅子上的女人叫王守信,即将被执行死刑。说来也讽刺,这个叫守信的女人天性狡诈,凭着手段爬到了高位就想方设法“偷”“拿”“抢”。 王守信1921年出生在黑龙江宾县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父母给她取这名字,本是希望她能信守承诺,做个靠谱人。那时候农村苦,家里穷,她从小帮着干农活,长大后也没啥大出息,就那么过日子。谁知道命运拐了个弯,1950年代她进了宾县燃料公司,从最基层的收款员干起。每天数钱记账,煤灰沾一身,手上全是墨迹。她对数字敏感,很快就摸清了公司里的门道。煤价有双轨制,工业用煤价格低,她开始留意那些差价空间。起初只是小聪明,帮着算账时多留点心眼,渐渐地就想多沾点光。 公司里人来人往,她凭着会来事儿,慢慢被提拔。1960年代末,她已经不是小职员了,负责采购销售那些环节。办公室换了大点,她坐那儿翻账本,手指头飞快地敲桌子,眼睛盯着报表找漏洞。到1970年代初,她直接当上党支部书记兼经理,管着全公司。固定资产才二十多万,她手握大权,采购煤款进出全由她点头。表面上看,她管事儿管得严,底下人不敢多嘴。可私下里,她开始动歪脑筋。1971年11月,她指示下属在新甸、白石和县公司设小金库,截留多余货款。每次转账,她亲自过目,确保数字对得上。 七年时间,她贪的现金四十多万,加上物品七万多,总共五十万。这数字搁当时,够吓人。公司资产才二十多万,她贪的比公司值钱两倍。普通工人月工资二三十块,她这笔钱够几百年工资。搜家时,办案人员从她屋里翻出成箱钞票和物件,家具布料堆一地。她平时不显山露水,钱都藏得严实,用来置办家当。儿子儿媳弟妹都沾光,帮着瞒着。可纸包不住火,1979年案子爆了。黑龙江省检察院松花江分院介入,证据链一条条拉出来。她被抓时,还想抵赖,说自己没错。 案子一曝光,全国都震动了。建国后第一大贪污案,就落她头上。检察院公诉书列得清清楚楚,从1971到1978年,她利用职权,不择手段侵吞国家财富。煤价双轨是她下手的地方,工业煤低价卖出,高价收款,差的都进她腰包。小金库三个,一个不落,全被挖出。她以为亲信能帮衬,谁知那些人也自身难保,全招了。法庭上,她上蹿下跳,拒不认罪。证据摆那儿,黑纸白字,她还想开脱。法律不讲情面,情节严重,判了死刑。 公审大会在1980年2月宾县开,广场上人山人海。她被绑椅子上,绳子勒得死紧,照片就那么拍下来。法官念判决,她扭动身子,喊无罪。围观群众议论纷纷,这女人平时多会装,现在露馅了。五十万不是小数,那年头够建好几栋楼。她贪的不是一时冲动,是七年积累。想想她从收款员到经理,本该为公司出力,结果反倒掏空了家底。亲信们一个个翻供,她孤立无援。黑布蒙眼前,她还瞪着眼睛,不肯低头。 判决下来,她开始装疯。转移到哈尔滨看守所,乱抓乱叫,证明自己不正常。可办案人员早看穿这套,记录在案,没改程序。2月8日清早,她被押往郊外刑场。铁链锁脚,每步都叮当响。跪下时,她还想喊口号,身体前扑。枪响了,一枪打中头部,她栽倒在地。到最后一刻,她没认罪。顽固到底,就这么结束了。五十万公款,换来一条命,值不值她自己知道。 这案子不光是她一个人的事儿,提醒大家权力在手,得守规矩。搁现在看,她那套小聪明,早被制度堵死。煤价双轨没了,账目透明多了。可人性这东西,总有漏洞。想想她父母取名守信,本想让她正直,结果她走偏了路。农村丫头变经理,本是励志故事,偏成反面教材。全国轰动那阵,报纸上全是她事儿。检察院公诉时,强调她不择手段,侵吞财富。证据从账本到证人,一件件铁证。 她升职快,靠的就是会钻营。收款员时,拉拢同事,许小惠。管事儿后,亲戚都进圈子,儿子儿媳弟妹帮手。贪污不是一人干的,全家都沾。搜出物件时,那些家具布料,全是公款买的。平时她低调,不乱花,可积累起来,够惊人。案发前,公司内部已烂,她腐化了氛围。底下人见她得势,也学着沾光。检察院挖深了,才把链条全拽出。
我有一个女性朋友,她把读高二的儿子扔在姐姐家,夫妻俩都跑去了国外打工。这不,才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