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敬迈曾告诫儿孙:若逢样板戏,务必转台,否则必亲手砸烂电视!但实事求是的说,样板戏除了“三突出”理念略有瑕疵,艺术成就无可指责,违背艺术规律又怎能经久不衰?对样板戏请不要落井下石!在探讨过去十年间涌现的一批现代京剧剧目(昔日曾被冠以“样板戏”之名)的评价问题时,尽管历史上人们的看法一直存在分歧,但近年来,一种更为成熟且趋于一致的评价观念逐渐浮出水面:即我们应当将这些剧目置于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避免简单粗暴地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 “‘样板戏’中那些所谓的‘京剧’,其京剧资格一直饱受质疑。”此言一出,至少让人明白,有些人自始至终都未曾承认过这批现代京剧作品属于京剧的范畴。换言之,它们被排除在京剧艺术的殿堂之外,被打入了另册。时至今日,我仍感困惑:究竟何种标准才能界定何为真正的京剧? 样板戏的成功,离不开演员们扎实深厚的京剧功底和精湛绝伦的表演技艺 。他们在继承京剧传统表演技巧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在新的艺术形式中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钱浩梁在《红灯记》中饰演李玉和,他的表演细腻入微,通过精准的动作、丰富的表情和极具感染力的唱腔,将李玉和面对敌人时的坚定从容、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不二展现得淋漓尽致 。 在 “赴宴斗鸠山” 一场戏中,钱浩梁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手势都恰到好处,生动地刻画出李玉和与敌人斗智斗勇的紧张氛围,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惊心动魄的斗争场景之中,深刻感受到了李玉和的英雄气概 。童祥苓在《智取威虎山》中饰演杨子荣,他将杨子荣的机智勇敢、豪爽大气演绎得入木三分 。在 “打虎上山” 和 “打进匪窟” 等经典场景中,童祥苓的表演刚柔并济,他的唱腔高亢激昂,动作矫健有力,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深入人心的英雄形象,成为了观众心中永恒的经典 。这些优秀演员们凭借着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精湛的表演技艺,为样板戏注入了灵魂,使剧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给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 样板戏的艺术成就得到了许多人的肯定,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许多经典唱段,如《红灯记》中 “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沙家浜》中 “智斗”“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 ,至今仍在各种文艺场合被广泛传唱,成为了京剧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这些唱段不仅旋律优美,易于传唱,更重要的是,它们承载着那个时代的精神内涵,能够唤起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当熟悉的旋律响起,许多人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激情与理想的年代,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念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这种跨越时空的情感连接,充分证明了样板戏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 。 样板戏在表演形式上的创新,为京剧现代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传统京剧表演风格相对固定,有着严格的程式规范,而样板戏则大胆打破了这些程式化束缚 。在《智取威虎山》“打虎上山” 这一场景中,演员通过身段、步态、手势等舞蹈化动作,生动地展现出杨子荣骑马飞奔、纵马上山的英勇形象 。这种将京剧的虚拟表演与舞蹈的写实动作相结合的方式,极大地增强了舞台表现力,使京剧表演更加生动、形象,也更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这种创新的表演形式,为后来的京剧现代戏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许多现代京剧作品纷纷借鉴这种表演方式,丰富了京剧的艺术语言 。 样板戏在音乐与配器方面的创新,也为京剧现代化带来了新的突破 。传统京剧的伴奏主要以 “三大件”,即京胡、二胡、月琴为主,而样板戏则引入了西洋乐器,形成了中西乐器混合编队的独特风格 。在《智取威虎山》的音乐设计中,通过小提琴、大提琴等西洋乐器与传统京剧乐器的巧妙结合,成功地描绘出茫茫林海、冰天雪地的壮丽景象,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听觉体验 。这种音乐创新不仅保留了京剧的韵味,还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拓展了京剧音乐的表现空间 。此后,许多京剧现代戏在音乐创作上都开始尝试引入现代音乐元素,推动了京剧音乐的现代化发展 。
金敬迈曾告诫儿孙:若逢样板戏,务必转台,否则必亲手砸烂电视!但实事求是的说,样板
云端绮梦绘星河
2025-10-06 19:45:46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