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终于醒了?都以为俄罗斯背后站着的是伊朗、朝鲜,谁能想到,真正撑住俄罗斯的,反而是那个一言不发、一弹未给的中国。
先说说伊朗和朝鲜的支持,确实来得直接。伊朗从2022年就开始给俄罗斯送自杀式无人机,还把图纸和技术都交了,让俄罗斯自己能造,这些无人机天天炸乌克兰的基础设施,看着挺唬人。
朝鲜更直接,2024年一年就给俄罗斯运了上千万发炮弹,乌克兰那边说俄军前线40%的炮弹都是朝鲜产的,后来还直接派兵一万多人去库尔斯克打仗,帮着收复失地。
可这些支援说到底是“救急不救穷”,无人机和炮弹都是消耗品,打一发少一发,俄罗斯本土产能跟不上,光靠别人送根本不是长久之计,而且这些援助还让俄罗斯在国际上更受孤立,西方制裁一波比一波狠。
真正让俄罗斯能站稳脚跟的,是中国在能源、金融、经贸这些“根儿上”的支撑,这些东西看着不直接打在战场上,却比炮弹管用十倍。
就说能源吧,俄罗斯以前靠卖石油天然气给欧洲赚钱,西方一制裁,欧洲立马停购,俄罗斯的钱袋子一下就瘪了。
这时候中国顶了上来,2024年中俄贸易创了历史新高,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2025年上半年的输气量比去年涨了12%,石油进口量也一直在增加。
王毅外长都说了,这就是正常的经贸往来,中国14亿人要过日子,得有能源保障,可对俄罗斯来说,这就是救命钱,靠着卖能源给中国,他们才能有钱维持国内经济,还能反过来用粮食和能源换朝鲜的炮弹,形成了良性循环。
更关键的是金融上的破局,西方把俄罗斯踢出SWIFT结算系统,本来想让俄罗斯没法跟别的国家做生意,等于掐住了他们的脖子。
结果中国和俄罗斯大力推本币结算,现在两国贸易里一半以上都用人民币和卢布付款,根本不用碰美元欧元。
这一下就把西方的金融制裁给废了,俄罗斯想买的民生用品、工业零件,都能通过人民币结算从中国买到,不用怕钱花不出去、东西进不来。要是没有这招,俄罗斯国内早就因为物资短缺乱套了,哪还有心思在战场上耗着。
还有那些不起眼的工业产品,中国没给过一件武器,但送过去的机床、电子元件、机械配件,全是俄罗斯维持工业运转的必需品。
俄罗斯造坦克、导弹需要机床,中国的数控机床上了生产线,产能立马就提上来了;民生方面的家电、日用品,从中国进货又便宜又稳定,老百姓的日子没受太大影响,社会才能稳住。这些东西不直接杀人,却能让俄罗斯的战争机器和国内民生都转起来,这才是最硬核的支撑。
而且中国的中立立场,给了俄罗斯关键的外交缓冲。西方天天喊着“全世界都反对俄罗斯”,可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一直主张对话谈判,还和巴西等国发起“和平之友”小组,推动政治解决冲突。
这让俄罗斯不是孤军奋战,在国际上能听到不一样的声音,不用被西方的舆论裹挟着硬拼到底。拉夫罗夫2025年7月访华的时候就说得很明白,单纯靠军事赢不了,得靠中国帮着推动和平共识,这其实就是承认中国才是真正的“稳定器”。
乌克兰以前总盯着伊朝的军火,觉得把这俩的支援断了就行,现在才醒过神来,就算没了朝鲜的炮弹、伊朗的无人机,只要中国还和俄罗斯保持正常经贸,俄罗斯就能一直撑下去。
西方也看明白了,所以天天炒作“中国援俄”,可他们拿不出任何中国给武器的证据,只能盯着正常的贸易说三道四。
王毅外长早就把话挑明了,中国不是危机制造者,也没借机牟利,就是坚持中立,可这份中立恰恰成了俄罗斯最需要的支撑。
现在乌克兰终于懂了,真正的支撑从来不是战场上的炮弹,而是经济上的底气、金融上的通路、国际上的立场。伊朗和朝鲜的支援是“输血”,可中国的合作是帮俄罗斯“造血”,自己能造血了,才不怕被别人掐断供血。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俄罗斯敢跟西方硬耗这么久,不是靠盟友送炮弹,是靠和中国的务实合作稳住了根基。
说到底,中国从来没选边站,更没给过一枪一弹,可就是这份不偏不倚的正常合作,成了俄罗斯扛住制裁的关键。
乌克兰现在醒悟过来可能有点晚,但总算明白,想结束冲突,光盯着伊朝没用,得正视中国在其中的分量,得回到中国一直主张的谈判桌前,这才是唯一的出路。
那些还在炒作“中国撑俄”的人,其实是没看懂,中国撑的从来不是哪一方,而是和平解决问题的理性,这比任何武器都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