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刘强东打电话给患有渐冻症的蔡磊“你需要多少钱,我给你找专家”,蔡磊回复道“我不要钱,只是我儿子才1岁”,刘强东只是淡然的回复道“我知道了”。后来刘强东宣布的决定,让那个故作坚强的蔡磊泣不成声! 说起蔡磊这个人,总觉得他像极了那些在职场里埋头苦干的普通人,却偏偏撞上了天大的霉头。1978年出生在河南商丘,从小家境一般,靠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中央财经大学,毕业后先在税务局混了几年,后来跳槽去三星和安利,学着怎么管财务,怎么优化税费。那些年,他每天对着报表和法规,眼睛都熬红了。2007年转到万科,当上集团总税务师,29岁就管着一堆大项目,帮公司省下不少银子。工作起来那叫一个拼,常常加班到半夜,同事们都说他像个陀螺,转个不停。 转眼2011年,他又跳到京东,主动降薪当副总裁,专管财税这块。京东那时候正高速扩张,他带队搞电子发票,硬是把别人十个月的活儿压缩到45天,全国第一张电子发票就是从他们手里出来的。每天在北京总部大楼里穿梭,手机响个不停,会议一个接一个,生活节奏快得让人喘不过气。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卷王,2019年春天突然手指开始使不上劲儿,以为就是累坏了,继续硬扛。夏天过去,手臂抬不起来了,声音也走样了。去协和医院一查,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俗称渐冻症,这病没法治,慢慢就把人冻住,从手指到全身,一步步来。 确诊那天,整个世界好像静止了。蔡磊回家,儿子刚一岁,会爬会叫,家里到处是玩具。他得赶紧想办法,工作不能扔,家庭不能散。消息传到公司,刘强东很快就联系上他。那通电话,刘强东直奔主题,问需要多少钱,帮找专家。蔡磊没要钱,就提了儿子小,还没断奶那种年纪。刘强东那边顿了顿,只回了句知道。简单四个字,却像砸下块石头,荡起层层涟漪。挂了电话,蔡磊没多说,继续处理手头事,但从那以后,日子就变了样。 没几天,刘强东就把团队叫齐,开会定政策。以蔡磊的事为例,说员工家里出大事,企业得扛起责任。从那天起,京东规定,所有在职员工要是遇上重大疾病或者意外,公司负责孩子从头到尾的开销,一直管到22岁,上学、生活,全包。不是说给蔡磊一个人,而是对20多万员工和家庭的承诺。之前京东就有过类似福利,比如工作五年以上生大病,公司报销大部分费用,这次是升级版,直击家庭痛点。消息一出,蔡磊听着听着,就控制不住情绪,泪水止不住往下掉。那一刻,他大概明白,不是一个人在扛,而是有人在背后兜底。 这政策一落地,蔡磊的路子也拐弯了。他辞了职,不再卷工作,转身扑到渐冻症研究上。为什么?因为他知道,这病全球几百万患者,国内几十万,研究资金少得可怜,进展慢吞吞。他用自己的经历,建起破冰驿站,这是个数据平台,收集患者信息,从基因到症状,全世界科研机构都能免费用。到现在,平台数据海量,资助项目超5000万,帮了不少实验室推进试验。蔡磊夫妇砸钱进去,还拉捐款,2023年就捐1000万搞春蕾计划,专帮患者基因检测。2024年,有些基因型的药进了I期临床,算是个小突破,虽然离治本还远,但总比以前好。 说实话,蔡磊这人接地气,从不摆架子。确诊后,他没躲着藏着,就在网上发声,让更多人知道渐冻症不是小众事儿。平台直播间开了,粉丝几百万,他用文字和视频分享进展,鼓励其他患者。去年5月,他生日,妻儿给他庆生,视频里他笑得勉强,但眼神亮堂。转过年,2025年初,他又发文,说四肢基本瘫了,说话不行了,只能吃流食。可他没停,规划AI大脑帮研究,护理体系推到每个家,还想发5000万大奖,奖给攻克这病的科学家。妻子段睿说,他是家里的顶梁柱,身体疼得管不住,但精神头儿足。 京东那政策,也不是空谈。执行几年,帮了不少家庭。员工生病,公司不光给钱,还管孩子教育,大学毕业前全覆盖。蔡磊后来公开谢刘强东,说兜底不光是钱,更是心气儿。想想看,职场里谁没点怕头事儿?万一出意外,孩子怎么办?这政策像张网,兜住不少人。蔡磊的事儿传开,社会上也跟着动起来,捐款多了,研究热了。渐冻症这冰山,总算有点融化的迹象。 蔡磊的坚持,让人佩服。他从税务师到副总裁,再到患者斗士,每步都踩实。建平台不是玩票,数据共享帮科学家省时间,临床试验快了几年。2024年,清华大学拿他夫妇捐款,搞神经科学项目,合作更广。全球患者数据连起来,找共性,靶向药有谱了。他还推全基因组检测,首期几百人做完,发现新变异,论文发了。这样的小步,攒起来就是大路。 当然,路还长。2025年9月,他妻子又说,他语言全没了,胳膊腿脖子动不了,就靠眼控仪和脑机接口聊天。设备嗡嗡响,他眼神扫屏幕,选字输出。直播间里,他回应问题,捐款数字刷屏。儿子现在六岁,上学了,家庭靠段睿撑着,但蔡磊没闲着,继续冲刺。假如生命真到头,他说要规划好后事,但现在,他还想多干点事儿。
2019年,刘强东打电话给患有渐冻症的蔡磊“你需要多少钱,我给你找专家”,蔡磊回
墨色流年绘画
2025-10-07 01:09:59
0
阅读: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