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当了两回总统,终于发现一个问题:只要不跟中国对着干,美国就还是超级大国。说起来特朗普第一回当总统的时候,满脑子想的都是"让美国再次伟大"。 还记得他刚上任就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场景吗?那时他信誓旦旦说要扭转贸易逆差。结果四年过去了,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反而扩大了12%。美国农民眼睁睁看着大豆堆满仓库,中国企业却从巴西、阿根廷找到了新货源。 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总统现在态度明显软化。最近他在佛罗里达的私人俱乐部接待中国商务代表团时,竟然主动提及要恢复中美经贸磋商。这与当年那个在推特上咆哮"中国偷走美国工作岗位"的特朗普判若两人。 转变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美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12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就连特斯拉在上海建厂后,股价翻了三倍。这些事实让特朗普不得不重新思考对华策略。 看看特朗普第二任期的重要任命吧。他选择的前商务部长罗斯曾十多次访华,新任贸易代表莱特希泽也悄悄会见了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代表。这些人事变动传递出明确信号:是时候改变对抗策略了。 美国企业界早就受够了贸易战苦果。苹果公司库克直言不讳:失去中国市场意味着失去未来。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已经超过美国本土,这些商业现实迫使特朗普必须面对现实。 特朗普最近在移民政策上的让步更说明问题。他不再坚持要求中国削减对美顺差,转而寻求在气候变化、反恐等领域的合作。这种转变连《纽约时报》都惊呼"难以置信"。 不过要说特朗普完全放弃对华强硬也不准确。他仍在南海问题上说三道四,但对华为的禁令已经悄悄放宽。这种既想维持强硬形象又不得不务实的两难处境,恰恰暴露了美国的局限性。 回想2018年贸易战开打时,特朗普扬言"打赢贸易战很容易"。如今他却在白宫内部会议上承认"中美经济相互依存太深"。这个认知的转变,是用美国企业和消费者付出的沉重代价换来的。 中国始终保持定力。当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时,我们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当美国打压华为时,我们集中力量攻克芯片难题。这种战略定力最终让特朗普意识到:对抗没有出路。 最新民调显示,62%的美国民众支持改善对华关系。连传统反华的鹰派议员也开始转变立场。这些变化表明,中美合作才是人心所向。 特朗普的转变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发展才是硬道理。当我们把本国事情办好,把经济发展好,把人民生活改善好,自然会赢得尊重与合作的机会。 中美关系就像太平洋两岸的灯塔,彼此照耀才能共同照亮前路。对抗只会让双方陷入黑暗,合作才能迎来光明。这个道理,特朗普花了八年时间终于明白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中国决定不再使用美国港口,并向特朗普政府开出罚单,最高税率提升78%,既然特朗普
【48评论】【6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