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独末日”临近!美媒披露:最新版美国“国防战略报告”警告台湾,两岸军事冲突时“不要对美国人要求过高”,美军将“不直接出兵协防台湾”,而是“远距离援助”,并由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发挥更积极作用”。 美国自特朗普政府推行“美国优先”政策以来,五角大楼的军事部署已呈现明显收缩态势。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美军海外兵力部署环比下降7.2%,加勒比海、拉美地区的军事行动频次同比增加23%。 这种转向在财政层面体现得尤为突出,美国债务规模突破33万亿美元,2025年国防预算中60%的装备采购资金被投向印太地区,但其中仅15%用于直接增强台海方向的军事存在。 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在盟友体系中的号召力显著下降。当副防长科尔比向日澳提出“台海有事如何应对”的质询时,日本方面以“假设性问题不予置评”回避,澳大利亚则保持沉默。这种态度与2024年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期间的高调表态形成鲜明对比,暴露出盟友对直接介入台海冲突的顾虑。 美国战略转向对台湾地区的影响立竿见影。2025年7月,白宫突然将台湾列入23页行政命令中的20%进口关税清单,导致台北股市单日蒸发7800亿新台币,台积电市值缩水5.8%。国际评级机构穆迪随即下调台湾经济展望,指出“台海地缘风险上升导致外资撤离”。 在军事领域,美国对台军售策略发生根本性变化。2024年拜登政府批准的3亿美元“台湾安全合作倡议”中,60%资金被要求用于采购无人机、智能水雷等“不对称作战”装备,而非台当局期待的F-35战斗机。 五角大楼内部文件直言:“台湾需要成为‘刺猬’,而非寻求与大陆进行对称对抗。”这种“经济榨取+军事改造”的双重策略,将台湾推向“安全空心化”的深渊。 面对外部势力与“台独”势力的勾连,大陆展现出强大的战略定力与体系优势。2025年8月,第四艘075型两栖攻击舰“湖北舰”正式服役,其满载排水量4万吨、可搭载30余架直升机的性能参数,使解放军具备48小时内向台海投送合成兵力的能力。 军事科学院评估指出,解放军在台海方向已形成“海上封锁、空中压制、电子干扰”三位一体作战体系,美军介入成本较2016年增长300%。 经济领域,大陆通过深化与东盟的“双循环”合作,构建起排除台湾地区的区域供应链。2025年上半年,RCEP框架下两岸贸易额同比下降18%,而大陆与东盟的数字贸易额增长27%。这种经济脱钩趋势,使台湾地区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边缘化风险加剧。 美国战略收缩加速了全球多极化进程。2025年9月,德国、法国在欧盟峰会上明确反对“将台湾问题国际化”,印度则保持战略模糊,仅表示“希望台海保持和平”。 这种国际环境变化,使“台独”势力失去外部操作空间。联合国统计显示,2025年要求台湾地区以观察员身份参与国际组织的申请全部被拒,创下历史新低。 大陆始终秉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但军事准备从未松懈。2025年九三阅兵展示的东风-27高超音速导弹、无侦-8高空高速无人机等新型装备,形成对第一岛链的全域覆盖能力。这种“能战方能止战”的威慑力,使外部势力介入台海冲突的门槛大幅提高。
台湾内部终于有人把话彻底挑明了!前国民党高层蔡正元,最近直接摊牌,给大陆指了条
【1评论】【4点赞】
用户11xxx53
战时封锁航道,截断武器供应!直至台独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