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国教授说了句大实话,台下掌声就没停过,他说,两千年,中国,从没跨过那片海去打他们。一次都没有。反倒是他们,隔三差五就想把战火烧到中国家门口。 中国历史上确实是一个以防守为主的国家,从秦汉到唐宋,从明清到近代,几乎所有的战争都是为了保住家底。 对外扩张不是没有,比如西汉时期的西域开拓,可那更多是为了应对匈奴南下,保护边疆的贸易和民族安全。 明朝郑和下西洋,船队走得那么远,见谁都送礼品而不是带兵打仗,中国古代的军事行动,说到底,目的都是维稳,而不是征服。 近现代以来,中国更是吃尽了被侵略的苦头,八国联军、甲午战争、满清割地赔款,一桩桩一件件,哪一样不是外国人主动持枪上门? 中国被逼得签丧权辱国的条约,被强行打开国门,背后全是列强的军事压力,那时候,中国没有能力反击,只能忍气吞声。 几十年后好不容易站起来了,刚喘口气,又被卷入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边缘,台海局势更是从未真正平静过。 而这些年,西方国家不断在亚洲地区搞事,尤其是美国,动不动就派军舰在南海晃悠,嘴上说是“航行自由”,实质上就是威慑和挑衅。 台海问题更是被拿来当成遏制中国的工具,一有风吹草动,美方政客就跳出来“表达关切”,甚至不惜直接插手。 这种行为,说白了就是把别人的门口当成自己画线的地方,完全不顾别国的主权和安全感受。 这位美国教授能在这样的氛围下说出实话,说明还是有人看清楚了问题的本质。 中国不是没有能力出击,而是有意克制,南海、东海、台海,这些地方都属于中国的利益核心区,别人三天两头来搅局,中国自然要有所反应。 但即便如此,中国军方和外交系统的回应大多还是以警告和劝说为主,很少动用极端手段,这种克制,其实是一种战略自信,也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中国不主动打别人,并不是软弱,而是有一套自己的发展逻辑,这个逻辑跟西方那种殖民扩张、军事干涉的传统完全不同。 中国的目标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巩固国家统一,这些都不靠炮舰政策来实现。 反而是那些天天喊着“自由”“民主”的国家,自己国内问题一堆不说,还总想着在别人的地盘上指指点点。 看看中东、看看东欧,很多地方的乱局背后,哪一例不是“外力干涉”的结果?这些国家自己也说不出口,但一到中国头上,说得比谁都响。 现在越来越多国家也开始认清这一点,东南亚、非洲、拉美,很多地方的民众在接受中国投资、学习中国经验的同时,也在重新思考所谓“西方价值”的真实含义。 他们发现,中国不干涉内政,也不用军事威胁,而是讲合作、讲互利,这种方式,才是真正受欢迎的。 中国的强大,并不会建立在别国的痛苦之上。正因为如此,这种“从没跨过那片海”的做法,才显得格外珍贵。 参考资料:新华网《欧洲议员吁与华合作:中国从不侵略、轰炸、制裁别国》
一个美国教授说了句大实话,台下掌声就没停过,他说,两千年,中国,从没跨过那片海去
自然解说甲一
2025-10-07 11:49:00
0
阅读: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