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决策出兵援朝有多难?十八天里一波六折后,才最终定下来,您想想什么概念。 1

白梦评过去 2025-10-07 16:50:49

当年决策出兵援朝有多难?十八天里一波六折后,才最终定下来,您想想什么概念。 1950年10月1日晚,中央书记处会议首次讨论出兵援朝事宜,据主席后来称,与会者除了他本人外,只有半个人支持,想来这“半个”内心也不赞成吧。好在会上就几个人,主席也没受影响,并连夜拟就发给斯大林的出兵电报稿。 但这封电报真正发出去时,却改成了暂不出兵,原来第二天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多了几倍的参会者也大半反对出兵,民主集中制下,主席充分尊重了大家的意见,并决定两天后继续召开专题会议讨论。 那都“两折”了,如何才能反转呢?主席想到了坐镇大西北的彭德怀,并安排专机把其从西安接到北京参会。横刀立马的彭大将军,不仅我军顶级大帅,当时挂帅援朝的最佳人选,还是全军副总司令和中央政治局委员,可以影响到出兵决策的。 10月4日下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反对出兵的依然大头。因飞机晚点迟到的彭德怀,由于不了解情况,会上没有发言。会后,主席约他明天单独面谈。 5日上午,两人在中南海有了那场改变中国乃至世界的谈话。其间,在彭德怀旗帜鲜明拥护下,双方就出兵援朝与彭担任志愿军司令员达成共识。 下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继续召开,会上仍有两种不同意见。轮到彭德怀发言时,他坚定站在主席这边,为会议最终决定出兵增添了超重砝码,而这都一波四折后了,但依然没有划上句号。 原来说好空军助战的苏联,关键时却出了幺蛾子。斯大林不敢与老美针尖对麦芒,但又不好明面上露怯,便谎称自家空军还没做好准备,一时半会助战不了。 那咋办?咱们空军太弱,苏联不帮忙,没有制空权,怎么跟美军斗呢?主席赶紧按下出兵暂停键,10月13日,第四次开会讨论援朝出兵事宜,后经全方位分析,还是一个字:“出”! 可哪曾想,苏联幺蛾子再起,表示空军下一步即便助,也不能入朝战,那还助什么呢,志愿军又不在国内打。结果咱们不得不再次按下暂停键,10月18日第五次开会讨论,最终决定没有空中保护也要打。 就这样,一波六折后,志愿军终于在第二天,即1950年10月19日,“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对了,之前选帅还有三折呢。主席最初看中的粟裕和林彪,都因重病缠身等无法挂帅,最后“唯我彭大将军”毅然出征了。那这么一看,人类史上最伟大亮剑,一波九折后才终于“扬眉剑出鞘”!

0 阅读:68

猜你喜欢

白梦评过去

白梦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