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不仅仅是朝鲜在等中国,美国、韩国也在等中国。甚至,全球的关注点都在中国身上,因为中国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全球的局势和经济发展! 朝鲜为什么等中国?去年朝鲜遭遇罕见旱情,粮食缺口近 200 万吨,是中国第一时间通过中朝边境口岸送去 30 万吨大米和 10 万吨化肥,这份援助直接稳住了其民生基本盘。中国在半岛问题上的立场,直接影响着朝鲜与美韩博弈的底气 —— 要是中国态度明确,朝鲜在谈判桌上就能更硬气,也能更精准地把握对美互动的尺度,毕竟没人愿意在关键博弈中失去重要盟友的支撑。 韩国的心思更复杂,它一边跟着美国搞 “延伸威慑” 军演,另一边经济上根本离不开中国。2024 年中韩贸易额突破 3600 亿美元,其中三星电子对华芯片出口占其全球销量的 58%,现代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比欧洲和美洲的总和还多。 就拿今年年初来说,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急着跟中国敲定 20 万吨梨果出口协议,因为中国市场占了韩国梨果出口的 72%,要是半岛局势紧张影响贸易,韩国农业界得直接承受上亿美元损失。所以文在寅前政府高官近期公开表态 “没有中国参与,半岛无和平解决方案”,这话里全是对中国斡旋能力的依赖。 美国的 “等” 则透着点矛盾,既想在科技、贸易上打压中国,又不得不求中国配合。去年美国通胀率一度反弹到 4.8%,农业部急着推动中国恢复采购美国大豆,最终中国签下 1200 万吨采购订单,直接让美国大豆期货价格企稳 —— 要知道中国每年大豆进口量占全球贸易量的 60%,美国农民的生计里藏着中国市场的影子。 今年美联储想通过加息稳定美元汇率,却担心引发新兴市场动荡,特意让财政部官员私下接触中方,希望中国不要大规模抛售美债,而中国持有的 1.1 万亿美元美债,确实是影响美元信用的重要变量。地缘上更不用说,去年也门胡塞武装袭击红海商船,美国牵头的护航联盟没人响应,最后还是中国推动沙特和伊朗达成停火协议,红海航运才逐渐恢复,美国只能在旁边看着中国用 “中东和解路线图” 掌控局势。 往全球经济看,中国的分量更明显。2024 年中国 GDP 突破 130 万亿元,5% 的增速带来的经济增量相当于一个瑞典的经济体量,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 30%。制造业领域,联想集团在沙特建的百万台产能基地今年正式投产,其 AI 驱动的供应链控制塔把交付周期缩短 30%,直接填补了中东电子制造的产能缺口,连惠普都跟着把部分笔记本生产线搬到中国企业周边,就为了蹭上这套高效供应链。新能源领域更不用说,2024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突破千万辆,全球每 10 块光伏组件里有 7 块产自中国,去年巴西建的南美最大光伏电站,从组件到逆变器全是中国设备,建设成本比欧美方案低 40%,这种技术输出直接拉低了全球绿色能源的普及门槛。 “一带一路” 的十年布局更让中国成了许多国家的经济命脉。中老铁路去年运送货物突破 2000 万吨,老挝的橡胶出口到中国的时间从原来的 7 天缩短到 36 小时,带动其 GDP 增速提升 1.2 个百分点。 今年印尼雅万高铁新增了雅加达至万隆的货运专线,印尼的棕榈油通过这条线路运到中国,比经马六甲海峡节省两周时间,现在印尼棕榈油对华出口量同比涨了 65%。就连丹麦这样的北欧国家,2024 年对华贸易额突破 156 亿美元,增长 17.3%,500 多家丹企在华投资的 1300 多个项目里,仅乐高上海乐园去年就接待了超 800 万游客,比欧洲所有乐高乐园的总和还多。 中国现在的角色早就从 “参与者” 变成了 “规则影响者”。美国想搞 “小院高墙” 卡中国芯片脖子,中国就推动长江存储实现 232 层 NAND 闪存量产,今年上半年全球存储芯片价格因中国产能释放下降 22%,逼得美光不得不申请恢复对华出口。 全球想摆脱美元霸权风险,中国的跨境人民币结算比例今年升到 40%,东盟国家用人民币结算的大宗商品贸易量同比涨了 83%,连沙特卖石油都开始接受人民币支付 —— 要知道十年前这个比例还不到 1%。这种实力不是靠喊口号来的,是联想连续 11 年跻身全球供应链 Top25、京东用 1400 亿元技术投入把库存周转压缩到 30 天的硬功夫堆出来的。 所以不管是半岛的紧张局势,还是全球的经济复苏,各方都得等着中国表态。中国同意进口美国大豆,美国农民就能踏实种地;中国推动中东国家复交,全球能源运输就少了风险;中国的供应链稳了,全球工厂的机器才能转起来。去年 Gartner 发布的供应链报告里特意提到,“联想的沙特基地模式和京东的智能仓储,正在定义全球供应链的新规则”,这就是现在中国在全球格局里的分量,也是全世界都盯着中国的根本原因。
目前不仅仅是朝鲜在等中国,美国、韩国也在等中国。甚至,全球的关注点都在中国身上,
我是捣蛋鬼
2025-10-07 17:15:1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