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乌克兰曾经是属于俄罗斯的吗?其实根本不是。 早在沙俄时期,乌克兰就有自己的地盘,直到1922年,乌克兰平等加入苏联,和俄罗斯属于平级关系,而非上下级。 人家乌克兰抱着这“兄弟情”抱了几十年,结果越抱越穷,最后转头找西方,与其说背叛,不如说真是被穷怕了,没别的路走。 苏联刚解体时,乌克兰继承了苏联35%的军工产能,黑海造船厂能造航母,安东诺夫设计局能造全世界最大的运输机,还有占全球1/4的黑土地,号称“欧洲粮仓”。 1991年GDP比波兰还高,那会儿谁都觉得它能成“欧洲新富国”。 可谁能想到,跟俄罗斯走得越近,日子越惨,核心问题就是被俄罗斯按在“资源附庸”的坑里爬不出来。 乌克兰70%到75%的天然气、80%的石油全靠俄罗斯进口,表面上俄罗斯给“友情价”,实则把能源当掐脖子的绳子。 2006年、2009年俄罗斯两度断气逼宫,每次一断气,乌克兰的工厂就停摆。 最后没办法,只能把黑海舰队基地的租期延长50年换天然气,等于把自家战略要地当“抵债品”,尊严都没了。 到2013年,乌克兰GDP几乎跌回苏联解体时的水平,而同期波兰GDP翻了一倍还多,老百姓看着邻居日子越过越好,自己却连工资都快发不出来,能不窝火吗? 2014年的抗议最后闹大,紧接着克里米亚出事,乌克兰经济直接崩了。 2014到2015年GDP跌了10%,货币格里夫纳兑美元贬了82%,通胀率飙到60%,超市里面包都被抢空,老百姓连基本生活都保障不了。 有人骂乌克兰“忘恩负义”,可看看亲俄的实际下场,2014年后俄罗斯限制乌克兰农产品进口,直接断了“欧洲粮仓”的主要销路。 以前靠俄罗斯的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订单,也被俄罗斯本土企业抢了,乌克兰的军工企业大批倒闭,工人失业。 反观西方,虽然援助有条件,但至少给了市场希望。 就算现在泽连斯基政府得看西方脸色,可比起亲俄时“又穷又没尊严”,老百姓至少看到了点改变的可能。 说到底,乌克兰转向西方不是突然变心,是几十年亲俄路走死了的必然结果。 俄罗斯从来没把乌克兰当平等伙伴,只想要个听话的资源库、缓冲区;而乌克兰自己的寡头和腐败又掏空了家底,亲俄没带来好日子,反而丢了地盘、没了钱。 就像跟着大哥混,却总被大哥吸血,哪天看到别的圈子能给口饱饭,就算知道有坑也得试着跳。 毕竟饿死和冒险,后者至少还有点希望。 对此大家怎么看?
台媒报道大陆近期开播“潜台谍战剧”《沉默的荣耀》,刻划陆方潜伏在台湾的“国防部”
【14评论】【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