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寒露三不避,新坟遍地起”有啥讲究?寒露节气养生别忽视这几点! “寒露三不避,新坟遍地起”,寒露节气到来,这3个方面要注意。哪3个方面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首先,寒露节气第一个要避的是“寒”。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气入侵人体,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出现手脚冰凉、腹痛腹泻等症状。 寒露时节,正是北方冷空气开始活跃的时候,这个时候的气温下降明显,我们能很明显的感觉到冷,此时不要再想着“秋冻”那一套了,应该注意避寒了,否则感冒、风寒、血脑血管疾病就会找上门。 第二个要避的是“燥”。 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属于深秋了,秋季的季节特点就是“燥”,口干、咽干、皮肤干燥等。而中医理论中,秋季主肺,燥又伤肺,所以秋燥会影响呼吸系统。 很多人在秋季会出现干咳或是感冒后咳嗽好转很慢的情况,其实这就是因为秋燥伤肺。所以如果寒露节气不注意防燥的话,会损伤肺阴,导致咳嗽。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过了寒露就不要再吃茄子了。民间有句俗语叫“秋败茄子似毒药”,说的是秋季被霜打过的茄子就不要再吃了,吃了这种茄子会生病。 这是因为深秋之后的茄子会出现一种叫龙葵碱的物质,吃了有损身体健康。而且从口感上来说,寒露之后的茄子开始发苦,并且硬硬的,口感也不好了,不是应季食物,尽量别吃。 第三个要避的是“累”。 过度的劳累会耗损精气。秋季正好是收获的季节,从传统上来说也是农忙的时候。虽说寒露节气没有那么忙了,但也是有很多庄稼需要照顾,也是有很多农活需要干的。 从时令上来说,这个时候不建议再过度的去进行农忙,让自己过于劳累,过度劳累会消耗人体精气。尤其是现在很多农村的老人,各种收入来源大多都是种地所得,而且种了一辈子地,闲下来就觉得没别的事情干了,就还是会去地里照看庄稼。 寒露之后天气越来越冷了,也是疾病多发的时候,老年人的心脑血管问题要重视起来。 避寒、避燥、避劳是寒露节气前后应当注意的三点,平时多注意,才能少生病,健康迎接冬天。 你还知道哪些寒露节气要注意的事情吗?传承传统文化,分享国学智慧,我们下期再见。
老话说,“寒露三不避,新坟遍地起”有啥讲究?寒露节气养生别忽视这几点! “寒露
月涵的书舍
2025-10-07 17:55:18
0
阅读: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