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巴西总统卢拉通完电话后,特朗普今天(北京时间10月7日)发文写道:“今天早上,我和巴西总统卢拉进行了一次非常愉快的电话交谈。我们讨论了很多事情,但主要集中在两国之间的经济和贸易上。我们将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并在不久的将来在巴西和美国再次会面。我很享受这次通话我们两国一定会合作得很好!” 谁能想到,2025年了,世界上最能“聊”生意的两个国家总统,居然能把一场电话聊得像邻里串门一样热火朝天。 特朗普和卢拉,一个是白宫的掌门人,一个是巴西的“老江湖”,两个人隔着半个地球,竟然把生意经聊得头头是道。 别看外面风大浪急,这俩人电话一拨,气氛立马缓和,像是在旧友间叙旧,顺带把大事小事都掰扯清楚,两国总统一边是“非常愉快”,一边是“恢复友谊”,这种气氛,搁以前,谁敢信? 把话说回来,特朗普这次主动找卢拉,背后可没那么简单,正经说起来,美国和巴西关系这几年起起伏伏,贸易摩擦、关税争端、外交磕磕碰碰,样样不缺。 可一场30分钟的电话,居然把很多心结都抖落出来,卢拉直接点出巴西对美贸易的顺差,单刀直入地要求美国撤掉对巴西商品的高额关税,还希望美国别对巴西官员设卡。 具体来看,巴西和美国这对老搭档,早就不是单纯的买卖关系,巴西经济体量大、资源丰富,手里有大豆、铁矿、航空、能源这些硬货。 美国既是巴西的大买家,也是巴西在高端产品和技术上的重要伙伴,可偏偏,美国对巴西有贸易顺差,巴西却还得看美国脸色。 巴西人心里憋着一肚子气,卢拉这次逮住机会,直接把话挑明。说白了,就是“你美国不能一边赚着我们的钱,一边还拿关税和限制说事”。 有意思的是,卢拉还不忘邀请特朗普见面,甚至提议在马来西亚东盟峰会、联合国气候大会上碰头。 看似热情,实则算盘打得响,国际场合见面,既能做足姿态,也能让全世界看看巴西的“外交主动权”。 特朗普会不会买账?他嘴上说“很享受这次通话”,背后算盘恐怕比谁都精,能见面最好,不能见面,牌还是在自己手里。 特朗普这边,也不是光靠一通电话就能把问题解决,他当场任命了马尔科·鲁比奥当国务卿,继续和巴西副总统、外交部长、财政部长对接。 看起来像是把谈判权下放,实则是加大谈判筹码,美国要的不只是表面上的和气,更盯着巴西市场的实际利益。 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地缘局势动荡的当下,美国能拉一个拉一个,谁都不想轻易放弃南美这块大蛋糕。 更细致说,美国这几年在拉美的影响力并不稳,中国对巴西投资不断加码,欧盟也不愿意落后。 巴西这边,既想借力美国搞经济,也想保持战略自主,随时留有后手,卢拉多次公开强调巴西的外交多元化,既不想当谁的小兄弟,也不想被谁牵着鼻子走。 这回直接和特朗普交换了电话号码,等于给了彼此“直线联系”的机会,可这份“亲密感”,到底能换来多少实质性的利益?还得看接下来谈判桌上的较量。 从普通老百姓的角度看,两国总统把话说开,是件喜事,农民盼着大豆卖得出去,工厂老板希望关税能降下来,学生们想着能不能多点交流机会。 这事说到底,还得看双方谁更有耐心,谁能拿出更大的诚意,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经济现在正处于一个敏感节点。 美国高通胀、巴西经济刚刚回暖,市场信心脆弱,随便一个政策变化,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巴西希望美国放松限制,让更多本土产品卖进美国,美国则想稳住对巴西的出口优势,保证自己的就业和产业链安全,这场拉锯战,表面温情脉脉,背后却是针尖对麦芒。 电话里什么都能说,真到谈判桌,谁都不想吃亏,特朗普一贯以强硬著称,卢拉则以灵活见长,两个老手过招,谁也不肯轻易服软。 美国现在面临国内压力,外部又需稳住盟友,巴西则想趁机谋取实利,力争为本国争取最大利益。 中国看这一幕,其实心里有数,中美巴三角关系,始终伴随着竞争与合作,中国是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和美国在拉美地区的政策,有时是博弈,有时也是互补。 美国和巴西的“亲热”,未必能撼动中国与巴西的合作基础,中国坚持自主外交,不掺和别人的恩怨,但该做的生意绝不含糊,两国总统电话再多,也改不了全球格局多极化的事实。 这场电话会谈,既让外界看到大国之间的“温情”,也让人看清国际关系的本质。国家间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不断变化的利益。 特朗普和卢拉选择在这个节点直接沟通,背后是全球经济和地缘格局的深刻变化,谁能在大浪淘沙中稳住阵脚,才是真正的赢家。 总的来看,特朗普和卢拉的电话虽说气氛融洽,但更像是一场高手过招的热身。 电话打通了,并不代表心里的疙瘩都解开了,国际关系就是这样,有时像朋友叙旧,有时又像对手较劲。 下次见面,不知道是握手,还是继续“谈生意”,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场电话,不只是两个人的对话,更是两国利益的博弈。
苏杰生外长在新德里演讲称,中美关系“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全球政治的走向”,他认为,
【15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