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通透的一段话:一个家庭里,父亲优秀的,孩子不一定优秀;母亲优秀的,孩子基本不会太差。道理很简单,因为母亲是陪伴孩子最久的人,孩子最容易受母亲影响。 为什么这么说? 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清晨到日暮,母亲的身影无处不在。言传不如身教,孩子看到的第一个世界,就是母亲的模样。 孩子小时候总爱模仿母亲的动作。母亲叠衣服,他也伸手去摆弄。母亲看书,他就趴在旁边翻图画。母亲叹气,他会抬头望。母亲笑,他也跟着咧嘴。这些瞬间看似平常,却像水滴一样,一点一点刻进孩子的骨子里。 我见过邻居家的女人。她没读过多少书,但做事特别认真。每天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衣服叠得整整齐齐。她儿子现在上大学,宿舍里永远是最整洁的那个。不是刻意表现,就是习惯使然。 另一位朋友性格急躁,说话很快,做事风风火火。她女儿才六岁,已经学会皱眉头,写作业写不好就用力擦本子。那动作和神态,简直和她一模一样。 母亲的情绪就是家里的天气。阴晴雨雪,孩子最先感知。平静的母亲让孩子安心,焦虑的母亲让孩子慌张。这种影响无声无息,却比任何说教都来得深刻。 有人说孩子长大就好了。其实不是。童年养成的习惯和心态,会跟着人一辈子。就像河床决定了河流的走向,最初的引导往往最关键。 优秀的母亲不一定有多高的学历,多强的事业。而是她如何对待生活,如何处理情绪,如何面对困难。这些日常里的选择,组成了孩子最初的世界观。 父亲当然也重要。但孩子的底色,多半来自母亲。这不是谁更重要的问题,而是谁陪伴更多的问题。时间在哪里,影响就在哪里。 每个母亲都是孩子生命中的第一面镜子。孩子从这面镜子里,看到自己,也看到世界该有的样子。
很通透的一段话:一个家庭里,父亲优秀的,孩子不一定优秀;母亲优秀的,孩子基本不会
玉容泪阑干
2025-10-07 19:36:01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