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次可能要动真格了!不是传言,是实锤:中矿资源集团一声令下,所有以美元结算的必和必拓铁矿石船货,暂停采购!连已在途中的也不放过。 这动作背后,是中国对资源安全和贸易公平的深思熟虑,铁矿石是钢铁产业的命根子,而中国每年进口的量占全球海运市场的绝大部分。 这么大的市场份额,给了中国足够的底气,暂停美元结算的采购,其实是在说:凭什么我们得一直按你们的规矩来?美元计价让中国在汇率波动中吃过不少亏,成本风险都得自己扛。 换成人民币结算,不仅能少受点汇率的折腾,还能让本币在国际市场上更有分量,这种变化,不是一朝一夕的冲动,而是中国长期推动货币国际化的又一环。 过去几年,中国已经在能源、农产品这些领域试水人民币结算,效果还不错,现在轮到铁矿石,意义可不一般。 这不仅是换个货币的问题,还牵扯到定价权,铁矿石价格一直被少数供应商把控,年度合同价往往比现货贵一截。 中国买了最多,却没享受到应有的折扣,这次暂停采购,就是要让卖家明白,市场得尊重供需平衡。 中国手里还有别的牌,比如在非洲和拉美投资的矿山项目,这些都是后盾,即使短期供应有点波动,也能靠其他渠道顶上。 澳大利亚那边反应挺大,毕竟必和必拓是他们的大玩家,有人担心这会伤到两国经济合作,但说白了,这是市场博弈。 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出口靠中国市场吃饭,一旦结算方式变了,整个产业链都得跟着动,以前美元结算对他们来说是便利,现在却成了压力。 他们得重新考虑怎么跟中国谈,长远看,这对澳大利亚未必是坏事,如果能适应人民币结算,优化出口结构,说不定还能在亚洲市场站得更稳。 全球贸易本来就在变,谁先调整,谁就占先机。 美元在资源市场当老大好多年,但现在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汇率波动、地缘冲突,都让不少国家想找更靠谱的替代方案。 中国推人民币结算,正好踩中这个节点,这不仅是为自己省钱,也是给全球贸易体系提个醒:不能总让少数国家说了算。 铁矿石这波操作,可能会带动铜、铝,甚至能源的结算方式跟着变,以后多币种并行,风险分散,发展中国家也能在交易桌上多说两句,这种趋势,对全球经济平衡发展有好处。 当然,执行起来肯定有挑战,国内钢厂得调整生产,适应其他来源的矿石,技术上得下点功夫。 中国已经把态度摆得很清楚,接下来看对方怎么接招,双方坐下来谈,是早晚的事,但主动权已经向买方倾斜。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 “中方停购必和必拓铁矿石”,澳大利亚总理急了
中国买矿石坚持用人民币,不玩美元那一套了。美国让澳大利亚必须用美元卖,结果自己又
【16评论】【2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