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俄罗斯和乌克兰共同宣布了 ​​2025年10月7日,俄乌双方又各自

稀饭好吃 2025-10-07 21:14:29

快讯!快讯! 俄罗斯和乌克兰共同宣布了 ​​2025年10月7日,俄乌双方又各自通报了新一轮无人机攻防战果。俄罗斯国防部说,他们一晚上击落和拦截了184架乌克兰无人机,主要分布在库尔斯克、别尔哥罗德等这些边境州。乌克兰空军则通报,俄军发射了152架无人机和2枚导弹,乌军搞定其中88架。(据央视新闻) 单看这两组数字,估计不少读者都会犯嘀咕——两边说的咋差这么多?俄罗斯说拦了184架,乌克兰却只承认俄军发了152架,这里面的数字差到底是咋来的?是统计口径不一样,还是有别的门道,这得掰开揉碎了说。 先看俄罗斯通报的拦截区域,库尔斯克、别尔哥罗德这俩边境州,早就是俄乌无人机对抗的“主战场”了。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这里几乎每周都有无人机交锋,当地居民甚至都能凭声音判断是哪方的无人机。 再说说无人机的数量,现在俄乌双方打无人机战,早就不是“单打独斗”,而是“蜂群战术”。去年有外媒报道,乌克兰一天最多能收到西方援助的200多架小型无人机,俄罗斯也在加大本土无人机生产,双方都在拼“量产能力”。 乌克兰这边说搞定88架俄军无人机,这个数字其实不算低。要知道,乌军使用的防空系统,不少是西方提供的“便携式导弹”,对付低空飞行的小型无人机,命中率能到60%就已经很不错,88架的拦截量,背后是士兵们高强度的作战。 但有个细节不能忽略,双方通报都只提了无人机,没怎么说“战果影响”。是无人机没造成太大损失,还是有意淡化?之前有报道说,不少无人机携带的炸药量有限,更多是起到“骚扰”和“侦察”作用,真正的战略打击,还得靠导弹。 还有个关键点,双方通报的时间都是“一晚上”,但具体时间范围没说清。是从当晚6点到次日6点,还是从午夜到清晨?不同的时间范围,统计的数量自然会有差异,这也是双方数字对不上的可能原因之一。 现在外界最关心的是,这种“无人机消耗战”还要打多久?西方对乌克兰的无人机援助会不会减少?俄罗斯的本土生产能不能跟上?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这场冲突的走向。 从2022年冲突爆发到现在,无人机已经从“辅助装备”变成“主力武器”。之前有军事专家估算,俄乌双方在无人机上的投入,加起来已经超过50亿美元,相当于一些中小国家一年的军费总和。 但不管是184架还是88架,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个士兵的坚守,和一个个家庭的牵挂。我们看新闻时,不能只盯着数字,更要看到数字背后的“人道代价”——边境地区的居民被迫撤离,农田被炮火毁坏,这些才是最该被关注的。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62
稀饭好吃

稀饭好吃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