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甩锅中东欧,戳破欧洲精英政治的虚伪假面! 10月6日,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在接受匈牙利《游击报》采访时的一番话,把欧洲精英政治的虚伪性暴露得淋漓尽致。 她声称2021年曾提议欧盟与俄罗斯建立新谈判机制,却因波兰及波罗的海国家阻挠而失败,言下之意仿佛自己是力挽狂澜的智者,只可惜被“猪队友”拖了后腿。 这说辞听起来冠冕堂皇,实则漏洞百出。稍有常识的人都该问一句:在欧盟的决策体系里,波兰和立陶宛这些中东欧国家真有如此大的能量,能拦住德国总理牵头的外交倡议?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欧盟的核心权力从来都掌握在德、法等西欧大国手中,中东欧国家顶多算是“附和者”,而非“决策者”。它们或许能在表态上言辞激烈,却根本没有撼动核心外交路线的实力,说白了不过是传递西欧意志、配合美国战略的“传声筒”。 默克尔把责任推给这些“说话没分量”的伙伴,本质就是转移焦点的障眼法,想借此掩盖欧洲外交失败的真正根源——对美国战略的盲从,以及自身缺乏自主行动的勇气。 这种“甩锅”操作,就像打输了仗的将军,不反思自己战术失误,反倒怪士兵不够勇猛,实在让人不齿。更讽刺的是,默克尔自己早就在2023年捅破了自己的“和平人设”。 她当年直言不讳地承认,《明斯克协议》的存在根本不是为了真正的和平,而是为乌克兰争取备战时间,好应对与俄罗斯的全面冲突。 法国前总统奥朗德后来也证实了这一点,称西方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履行协议义务,把它当成了“该死的信件”。这番直白的自白,彻底撕碎了默克尔多年来塑造的“欧洲和平领导者”形象,露出了背后遏制俄罗斯的真实算计。 如今她却摇身一变,把自己包装成“致力于对话的和平使者”,这前后矛盾的说法简直是自打耳光。更关键的是,即便卸任后她也明确过,无论2015年还是2021年,德国从来没认真想过放弃用军事手段遏制俄罗斯的路线。 既然从一开始就抱着“备战”的心思,所谓的“谈判倡议”又有几分真心?恐怕不过是做做样子的政治表演,失败了正好找个替罪羊罢了。默克尔甚至还暗示,新冠疫情导致无法与普京面对面谈判,也是冲突爆发的原因之一。 这种说法更是牵强附会到了极点。外交谈判难道只能靠面对面?电话、视频会议哪一样不能沟通?真正的问题从来不是沟通方式,而是欧洲根本没有脱离美国掌控、自主推进和平的决心。 看看俄乌冲突爆发后的欧洲反应:一边跟着美国加码对俄制裁,一边源源不断向乌克兰输送武器,把自家能源安全和经济民生抛到脑后,这哪里是想停火,分明是在火上浇油。 欧洲精英们这套“双重标准”玩得炉火纯青。参与制造危机时,他们是“战略先行者”;危机爆发后,他们就成了“无辜的旁观者”;需要承担责任时,立马把“锅”甩给弱小的伙伴。 默克尔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这些所谓的“精英领袖”,习惯了用华丽的辞藻包装自己的算计,用“集体立场”掩盖对美国的依附,却从不敢正视自己的决策失误。 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成了这场舆论战的“背锅侠”,可它们真的能左右欧盟的对俄政策吗?看看欧盟的制裁投票记录就知道,每次对俄制裁方案几乎都是德、法先达成共识,再推动其他成员国跟进。 中东欧国家的反对声,从来都没能改变最终结果。默克尔如今把它们抬出来当“挡箭牌”,不过是看中了它们体量小、话语权弱,好欺负罢了。 这种甩锅行为,不仅暴露了欧洲精英的虚伪,更凸显了欧洲战略自主的“空心化”。多年来,欧洲嘴上喊着“战略自主”,行动上却处处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走。 美国要遏制俄罗斯,欧洲就跟着搞制裁;美国要支援乌克兰,欧洲就敞开军火库。等到冲突升级、能源涨价、经济衰退,这些精英们又开始找各种借口推卸责任,把过错归咎于“盟友不配合”“疫情太突然”,唯独不提自己的盲从与短视。 默克尔的这番言论,与其说是“反思”,不如说是“表演”。她想通过塑造“怀才不遇”的形象,维护自己的历史声誉,却不知这种欲盖弥彰的操作,只会让更多人看清欧洲精英政治的真面目。 那些曾经被她蒙蔽的民众,如今再看她的“和平倡议”说辞,只会觉得荒诞又可笑。说到底,欧洲外交的困境,从来不是被中东欧国家拖了后腿,而是输在了精英们的虚伪与盲从。
【爱沙尼亚外长痛斥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厚颜无耻!】塔林时间2025年10月6日,
【17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