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怂了! 2025年10月7日,日本政坛传出令人意外的消息:以强硬保守立

红楼背疏影 2025-10-08 14:11:18

高市早苗怂了! 2025年10月7日,日本政坛传出令人意外的消息:以强硬保守立场著称的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正考虑放弃参拜本月17日至19日举行的靖国神社秋季大祭。 靖国神社问题从来不是简单的宗教仪式。这里供奉着14名甲级战犯,包括东条英机等二战主犯。每次政要参拜都会引发中韩等国的强烈抗议。2013年安倍晋三参拜后,中国外交部罕见召见日本驻华大使,中美两国也公开表示失望。 高市早苗本人就是"参拜常客"。记录显示,她连续6年出席春秋两季大祭,还多次在8月15日战败日参拜。这种坚持使其获得右翼支持,但也成为外交绊脚石。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对日政策出现微妙变化。今年8月美国务院东亚局一份内部备忘录流出,建议日本"避免历史问题影响印太战略"。这种暗示很明确:美国需要日本专注对抗中国,而非纠缠历史问题。 更直接的是军事合作需求,美日正在谈判《战备状态协定》,要求日本自卫队提升与美军协同能力。但韩国方面明确表示,若日本政要继续参拜靖国神社,将限制与美日韩三边军事合作。这种连锁反应,是美国不愿看到的。 日本企业界对参拜问题一直心存忧虑,2024年日本对华出口占总额22%,汽车、机械等行业高度依赖中国市场。丰田社长丰田章男等商界领袖多次向政界传达"经济优先"信号。 更棘手的是能源命脉。日本液化天然气进口量34%来自澳大利亚,23%来自马来西亚,但这些运输航线都需经过中国周边海域。任何外交风波都可能影响能源安全,这是日本无法承受的风险。 高市早苗面临党内平衡难题,她所属的保守派需要右翼支持,但自民党主流派更关注经济复苏。前首相岸田文雄近期多次暗示"外交务实主义",明显是在为参拜问题降温。 更关键的是明年总裁选举,高市需要争取中间选民,而参拜议题在民调中支持率持续走低。日本广播协会最新调查显示,仅28%民众支持首相参拜,创十年新低。这种民意变化,迫使政客调整策略。 中国外交部近期释放缓和信号,8月中日外长会谈时,中方首次未将历史问题作为首要议题。韩国尹锡悦政府也表现出灵活姿态,同意就日本核污水问题开展技术对话。 这种氛围下,高市需要展现灵活性,日本外务省评估认为,若秋季大祭期间政要集体缺席,可能为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创造条件。这种高层会晤中断三年,对区域合作影响深远。 美日军事一体化进入关键阶段。驻日美军正在冲绳部署"堤丰"中程导弹系统,这种武器需要日本自卫队提供预警支持。若因历史问题影响互信,将直接削弱威慑力。 更紧迫的是台海局势,日本防卫省推算,若台海发生冲突,日本需承担美军后勤支援任务。这种任务需要国内政治共识,而靖国参拜争议会削弱民众对安保政策的支持。 高市早苗将修宪作为核心政治目标。但民调显示,反对修宪民众仍占54%,需要争取中间派支持。参拜问题一直是反对派攻击自民党的利器,适当淡化可减少修宪阻力。 自民党正推动将辩论焦点转向"应对中国威胁",这种新议题既能凝聚保守派,又能吸引安全关切者。相比历史问题,安全议题更易获得民意共鸣。 明年春季将举行统一地方选举,自民党在冲绳、北海道等关键选区面临苦战。这些地区民众对战争记忆深刻,参拜议题可能刺激反战情绪。冲绳知事玉城丹尼就多次批评靖国参拜行为。 城市年轻选民更是关键,东京、大阪等都市圈年轻选民对历史问题冷漠,更关心经济就业。高市团队发现,在社交媒体讨论中,参拜话题热度远低于物价和工资问题。 日本主流媒体对参拜的批评声量增大。《朝日新闻》10月民调显示,62%受访者认为政要应避免正式参拜。《每日新闻》更直言参拜行为"损害国家利益"。这种舆论转向,使政客不得不三思。 国际媒体压力也不容忽视,《金融时报》近期发文指出,日本若想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必须妥善处理历史问题。这种外部视角,影响着日本精英阶层的判断。 日本追求"正常国家"地位需要国际支持。在联合国改革、气候变化等议题上,日本需要中国等国的配合。若因历史问题陷入孤立,将难以实现政治大国目标。 更现实的是全球治理角色。日本想主导亚太地区数字贸易、供应链安全等新规则,必须展现建设性姿态。继续纠缠历史问题,会使区域合作倡议难以推进。 当高市早苗在自民党总部权衡参拜决定时,她面对的不仅是政治信仰的选择,更是国家前途的抉择。这个看似简单的参拜问题,实则是日本能否真正走向成熟的试金石。或许正如日本战后著名思想家丸山真男所言:一个民族真正的强大,不在于否认历史,而在于直面历史的勇气。 信息来源:日媒:高市早苗考虑本月放弃“拜鬼” 鲁中晨报2025-10-08 14:01山东

1 阅读:1143

猜你喜欢

红楼背疏影

红楼背疏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