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朋友看了张海迪的近照(图二),感叹不已地道:“马上70了,可你看(她)参加九三阅兵时候的状态,比年轻人状态还好。” 我听出来了,她的言语间有几分不可思议。因为不可思议,所以有所质疑。的确,我们小时候印象中的张海迪是这样的:“疾病缠身,多种癌症”、“高位截瘫”、“身残志坚”。 可如今她看起来却比多数人都过得好,甚至还考取了残疾人驾照,开始开车了。每次出镜,总是打扮得分外光鲜亮丽,且还翘着二郎腿…… 我理解她的质疑,我说:“你当年还为她捐款,非常可怜她,最后却发现接受捐款的人,比你过得还好,心里肯定不爽。” 但我马上提醒她:张海迪是残疾人这肯定不假,5岁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也不假。她坐在轮椅上跷二郎腿,只是我们以为的二郎腿,对于很多残疾人而言,跷二郎腿“将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可以形成一个‘三角支撑’的结构,大大增加骨盆和上半身的稳定性,防止身体在椅子上左右晃动和滑落。一句话,这样坐对很多残疾人而言,能更稳、更省力,看起来状态也更好。 接着,我耐心地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讲了这几十年来,针对她的宣传的整体问题。我说:“她是那个年代被树立起来的一个典型,那是一个造神年代,夸大宣传肯定是有的。但这并不是她自己想要的,她也是被裹挟着走的。但她确实是受益者,她因此成了名人,类似于我们今天的顶级网红。网红只要经营好,是可以变现的,名与利从来相依相伴。” 朋友笑了:“这么解释就通了,一个网红过得比普通人好,很正常,因为他们拥有了流量。实际上,她比现如今的网红强太多,因为它本身就是正能量。残疾了,却也一直没有停止学习,出书,学各种语言,还自学针灸医书等等。相比如今的网红,那我更愿意成为她的粉丝。” 我接着说:“张海迪是残疾人,她和所有残疾人一样,是有很强的自尊的,这种高自尊会让他们想在镜头前给人‘强’的感觉,因为只有你看起来强,别人才不会可怜你,他们都并不想要人可怜。所以,他们越是看起来光鲜亮丽,恰越是我们应该肯定的,而不是觉得不舒服的。我们必须透过这种‘靓丽’,看到他们背后的艰辛。” 朋友长叹了一口气,感叹:“媒体人的视角,就是不一样。” 我接着进一步和她剖析道:“我们媒体人看报道,不仅会看报道出来的,也会‘看’没有报道出来的部分。没报道出的部分,其实更接近真相。张海迪的真相之一是:她的出身各种,比普通人高太多。 首先,她出生在1955年的山东省城,不是小县城,也不是普通市,就是省城。她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这部分也是报道没写的,但我们可以依据她的经历推断出来。张海迪患病以后,她的父亲每天都在病床上给她读书,母亲也给她讲过海伦·凯勒的故事。她在病床上看了大量书籍,注意,这是五六十年代,家里有大量书籍的,条件不是一般好。要知道,当时绝大多数人都在为温饱发愁。同时,她患病后需要大量治疗,五年时间三次大手术,这都是钱。 张海迪不能去学校,她的父母就直接教她,妹妹也教她。后来,她想学英语等语言,也是迅速就学会了。她还抽空学了画画、音乐、手风琴、琵琶、吉他等等,几乎是全能。普通人学一个技能,就已经撑不住了,张海迪想学啥就能学啥,足见其经济条件多么雄厚。 家境富有的同时,张海迪还因为出版了很多书籍,拥有大量版税。她写作的《轮椅上的梦》销量高达几百万册,其背后的收入可想而知。她同时还有很多正职,比如中国残联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等等。别的不说,就说残联主席,懂的都懂,这是部级干部啊!所以,她实际是个出身极好、能力极强的人,这样的人,光鲜亮丽,比普通人过得好,不是很正常吗?” 朋友恍然大悟:“是啊,我们是普通人,她是作家、网红、部级干部,我们比不上她太正常了。” 我:“她也比普通人努力百倍,普通人面对一个病就已经扛不住,可她不仅面对无数病痛,还一直在病痛中去帮助别人,甚至中国残疾人能考取驾照,也是因为她的推进。这样的人,过得不好,才是我们的社会应该反思的。” 对于张海迪,你们怎么看?
一个朋友看了张海迪的近照(图二),感叹不已地道:“马上70了,可你看(她)参加九
落日余晖馆
2025-10-08 16:16:28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