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能蠢到什么地步?看看瑞典就懂了,三十年前,瑞典人均GDP高达3.2万美元,比美国还高出18%,街头安全到可以夜不闭户;如今到处都是难民,本地人都不敢出门,但这全都是他们的圣母心发作导致的!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三十年前的瑞典,是全球公认的“人类理想国”。那个年代的北欧小国,经济高度繁荣,人均GDP曾比美国还要高出18%,达到惊人的3.2万美元。社会治安好得令人羡慕,夜不闭户并非传说,孩子们深夜在街头玩耍都很安全。 瑞典的国民福利更是走在世界前列:全民免费教育和医疗,父母可享480天带薪育儿假,社会公平和生活品质让世界许多国家望尘莫及。 那时的瑞典,既有沃尔沃、宜家这样的世界级品牌,又有依靠军工和高端制造积累的雄厚财富,被许多人看作是“现代文明的样板”。 然而,繁荣和安全的背后,也埋下了未来的隐患。瑞典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调整移民政策,议会通过了强调“人道主义庇护”的法案,把接纳难民放在优先位置。这在当时看似是一种道德勇气: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理应“帮一帮世界上的苦难者”。 到九十年代,瑞典甚至形成了一种“道德超级大国”的心态,不仅满足于国内的高福利,还要成为全球人道主义的标杆。2015年欧洲难民危机爆发,叙利亚、阿富汗等地战乱导致数百万难民涌入欧洲,瑞典慷慨接纳了16.3万难民,相当于中国一年接纳两千多万人口。 更关键的是,瑞典几乎没有门槛地给予这些人公民同等的福利,从住房、教育到医疗、补贴一应俱全。 大规模的难民涌入,给这个国家带来了深远的冲击。财政首先吃不消,平均每安置一名难民就需要7.5万美元,2015年后额外支出高达122亿美元,这让纳税人的税负明显上升。 与此同时,原本以高效著称的公共服务质量却在下降,医疗等待时间延长,学校师资紧张,福利系统出现“吃紧”的迹象。 更让普通瑞典人难以接受的是治安的恶化:谋杀率逐年上升,帮派冲突频发,2023年全国爆炸案超过350起,枪击案超过上千起,一些移民聚居区甚至成了警方不敢轻易进入的“法外之地”。犯罪低龄化趋势同样令人忧心,不少涉案人员甚至不到18岁。 这些问题迅速撼动了瑞典的政治版图。长期执政的温和派政党支持率下降,主张收紧移民、加强治安的极右翼政党却快速崛起,从过去的政治边缘一跃成为得票率超过20%的重要力量。 政治极化、民意撕裂,成为这个曾经温和理性国家的新常态。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质疑过去几十年的政策,他们认为政客们拿国家安全去换取所谓的“道德勋章”,而普通人付出了真实的代价。 2023年,瑞典政府虽然开始收紧移民政策,但由于已有的大量移民及其后续问题需要长期处理,短期内难以看到明显效果。 瑞典的经历,给世界提供了一个冷静的警示。接纳难民本身并非错误,问题在于是否充分考虑了社会的承载能力和制度的适配性。 瑞典最初的善意和理想,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富裕和福利体系给流离失所的人一个新的生活起点,但忽略了大规模文化、教育和社会背景差异带来的治理挑战,也低估了福利制度被滥用的风险。 最终的结果,是国家原本的繁荣基础被冲击,社会秩序遭到破坏,民意的“反扑”引发了政治极化。这个曾经的世界楷模,从“别人家的孩子”变成了“反面教材”。 信源:环球网——曾经全球“榜样国家”的瑞典 为何悄悄从“天堂”坠落?
一个国家能蠢到什么地步?看看瑞典就懂了,三十年前,瑞典人均GDP高达3.2万美元
颜冬白云
2025-10-08 18:10:47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