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尸体下山要7万美元/具,目前珠峰上有340多具尸体,去年的春季又新增12具遗体。图1的一面小红旗代表一具尸体,越接近峰顶尸体分布越密集。海拔超过8000米后,人体会进入缺氧、严寒、脑水肿风险飙升,一旦倒下几乎无法获救。珠峰是很多人的梦想之地,也是全球海拔最高的“露天坟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在珠峰上,有一个全球登山圈都知道的名字——“绿靴子”。这是上世纪90年代一位印度登山者,因为倒在风雪中没能下山,最终遗体被冻成了自然木乃伊,脚上的绿色登山鞋异常醒目。后来,几乎每个登顶珠峰的人都要从他的身边经过。 这是一种讽刺。人们为了追逐“站在世界最高点”的荣耀,踏着别人的遗体往前走。而且,这并不是个例。 高海拔环境零下40℃,风速极高,氧气含量只有平地的三分之一,人体在那样的环境下根本无法腐烂,反而会被“永久保存”。于是,遗体就成了雪山的一部分,成了后来者的“警示路标”。 很多人疑问:既然遗体这么多,为什么不清理?答案很现实——太难、太贵、太危险。 首先是环境。海拔8000米以上被称为“死亡区”,不是说说而已。人在那儿光是呼吸都费劲,更别提干重体力活。 搬运一具遗体,往往需要6到8个经验丰富的夏尔巴人,还要用热水把冻在冰里的尸体一点点化开,再绑在担架上往下拖。整个过程可能持续几天,每一步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其次是钱。你以为只是辛苦?不,是真金白银的花销。运下一具遗体要4万到8万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30到60万。这笔钱可不是每个遇难者家庭都拿得出来。 更别说,普通直升机根本飞不上8000米,空气稀薄、升力不足,就算勉强起飞,也有很高的坠机风险。 所以,很多时候,遇难者家属只能选择放弃。约30%的家庭会直接决定——让亲人在山上长眠。 珠峰有南坡(尼泊尔)和北坡(西藏)两条主要路线。遗体清理的差异,也在这两边表现得很明显。 在北坡,中国西藏方面会定期组织遗体清理,虽然不可能做到完全清除,但整体环境相对干净一些。而在南坡,登山者数量远远超过北坡,尼泊尔一边靠登山签证和服务挣钱,一边却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结果就是,南坡遗体越来越多,形成了所谓的“尸体走廊”。 这不只是景观问题,而是真正的安全警告。要知道,大多数登山者不是死在冲顶时,而是死在下山路上。因为人们一旦登顶成功,体力、氧气、意志都已经到了极限,下撤的路反而成了“鬼门关”。 很多人可能会问:既然这么危险,那为什么还有人前赴后继? 原因其实很简单:珠峰有一种“符号意义”。它代表了人类挑战极限的勇气,也代表了某种虚荣和炫耀。每年都有上千人花费高昂的费用来“排队登顶”,甚至出现过登顶大堵车。可现实是,很多人根本没做好准备,缺乏足够的经验和体能,结果在雪山上留下了生命。 所以,有人说:“登珠峰的意义,不是站上去,而是能活着回来。”这句话听起来普通,却是对珠峰最深刻的注解。 信息来源:海外网《亲历者回忆致11死珠峰“大堵车”:路过尸体不敢看》
搬运尸体下山要7万美元/具,目前珠峰上有340多具尸体,去年的春季又新增12具遗
颜冬白云
2025-10-08 22:10:48
0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