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这次中国科学家再次无缘诺奖以后,德国方面居然为中国说话,认为诺奖数量并不能

云景史实记 2025-10-08 23:12:19

震惊!这次中国科学家再次无缘诺奖以后,德国方面居然为中国说话,认为诺奖数量并不能代表中国的真实实力! 说白了,中国诺奖的数量多少,本来中国也并不在意。因为她根本上就是美西方玩弄科技界的政治工具,我们做好自己就行了。 西方就爱拿这奖标榜自己高人一等,其实骨子里全是偏见。就说文学奖和和平奖吧,早就是西方玩政治的工具了。 冷战那阵,他们想瓦解苏联,就专给苏联那些骂政府的作家颁奖,前后给了 5 个,那些作品全是挑毛病的,这不就是借评奖搞思想渗透吗? 后来苏联解体了,他们又把矛头对准伊斯兰世界,频频给那边的人颁奖,可你看,得奖的人多了,伊斯兰世界反倒被西方搅得鸡犬不宁,天天打仗挨饿,这奖哪是促和平,分明是添乱。 再看经济学奖,当年把奖颁给哈耶克这些人,捧红了新自由主义,结果呢?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差点崩了,贫富差距越拉越大,普通老百姓遭罪,就大资本赚得盆满钵满,这奖颁得简直荒唐。 连文学奖的评选都透着欧洲中心主义,111 个获奖者里 83 个是欧洲人,亚洲作家用本土语言写作的才 8 个,这哪是选世界最好的文学,分明是欧洲自家的颁奖礼。 咱中国从来没把诺奖当目标,因为咱知道,真本事得看实打实的成就,不是靠别人发个证。这些年咱在科技上的投入和产出,随便拎出来都比诺奖有说服力。 2012 年的时候,咱全球创新指数才排 34 名,到 2025 年都冲到第 10 了,是这十几年里进步最快的国家。2024 年光国际核心专利就申请了 70160 件,比美国多 30%,比日本多 45%,妥妥的世界第一。 研发经费一年花 3.6 万亿,科研人员数量连续多年全球第一,高水平论文、发明专利全是世界首位,这些真金白银的投入,可比拿个诺奖实在多了。 德国那边不光嘴上说公道话,行动上更实在。2024 年汉诺威工博会上,近 4000 家参展商里中国占了三成,仅次于德国本土,好多德国企业追着咱合作。 北京有家俐玛光电,带去的高精度工业 CT 设备,一堆外国企业围着要合作;四川福德机器人展出的人形机器人,能做高难度动作,当场就和德国、意大利的企业谈成了意向。 德国企业自己都用脚投票了,超九成德企要扎根中国,过半还要加投资,2023 年对华投资更是创了新高。他们要是觉得中国科技不行,能砸真金白银进来吗?这比诺奖评委的话可信多了。 再说咱身边的科技变化,哪样不比诺奖管用?以前坐火车去远方,绿皮车晃好几天,现在高铁朝发夕至,几千公里一天就到,这技术全球没几个国家能比。 天上的空间站稳稳运行,宇航员在里面长期驻留,探月车都能从月球挖土回来,火星车也上去遛了一圈,这些成就哪个不是硬实力? 民生方面更不用说,袁隆平团队的海水稻能在盐碱地里种出粮食,一亩地能收五百多公斤,多养活多少人;新冠疫情的时候,咱的疫苗又快又好,全国接种率那么高,护住了多少老百姓的命,这才是科技该干的事,比拿个奖实在百倍。 有人说咱诺奖少是实力不够,这纯粹是瞎扯。诺奖评选本来就有滞后性,好多成果要等几十年才颁奖,屠呦呦发明青蒿素救了几百万人,到 2015 年才得奖,中间隔了多少年? 现在咱好多科技突破都是近十几年搞出来的,哪能马上就拿奖?再说评委们带着西方的偏见,对中国的成果本来就看不全。 就像莫言得文学奖那阵,德国文坛都吵翻了,有的说实至名归,有的居然说这是 “灾难”,说白了就是他们看惯了抹黑中国的作品,突然来了个写中国真实故事的,反倒不适应了。这哪是评奖,分明是用西方的尺子卡中国的脖子。 咱中国人做事从来不是为了给别人看、拿别人的奖。当年搞两弹一星,没人给咱评奖,不照样搞出来了? 靠的就是自己实打实的钻研。现在搞芯片、搞新能源,也是一样的道理,别人卡咱脖子,咱就自己突破,华为手机不又用上国产芯片了吗? 2024 年研发经费超 3.6 万亿,砸在这些硬骨头领域,就是要把科技地基打牢。等咱的技术真正领先了,产业链、供应链都攥在自己手里,不用看任何人脸色,到时候诺奖给不给的,真没人在乎了。 实实在在搞发展,让高铁跑得更快、芯片造得更精、老百姓日子过得更好,这才是真本事。至于那些带着偏见的奖项,爱给谁给谁,咱的目标是让国家强、人民好,不是拿几个奖杯装门面。

0 阅读:46
云景史实记

云景史实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