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和必拓最终还是妥协了,这个第三大矿企终究没能撑几天。本来以为必和必拓是块硬骨头

星星海 2025-10-09 00:45:49

必和必拓最终还是妥协了,这个第三大矿企终究没能撑几天。本来以为必和必拓是块硬骨头,手握着大量的矿产相威胁,没想到这么快就怂了,这也说明主动权终于轮到我们的手里了。 全球铁矿石市场这几天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戏。中国矿产资源集团一纸通知,暂停采购必和必拓所有美元计价铁矿石,这家矿业巨头股价应声暴跌6%,市值瞬间蒸发85亿美元。澳大利亚政商两界一片哗然。 必和必拓的妥协来得比预想中快得多。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那句“令人失望”的表态里,藏着多少无可奈何。他很快改口强调“铁矿石贸易对两国都很重要”,身体比嘴巴诚实得多。 这场博弈的核心远不只是价格之争。全球铁矿石现货价已跌至每吨80美元左右,必和必拓却逆势要求长协价涨至109.5美元,硬要比市场价高出近15%。中国每年进口约7.4亿吨澳大利亚铁矿石,接受这个价格意味着每年多付超过200亿美元。 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结算货币上的把戏。表面上开通人民币通道,背地里却加收0.8%的“汇率点”,等于变相拒绝人民币。这种端着中国饭碗还要砸中国锅的行为,我们忍了不止一天两天。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的成立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这个“超级甲方”整合国内数百家钢企需求,实现了“一个声音说话”。必和必拓面对的不再是分散的钢厂,而是年进口十亿吨级铁矿石的集中采购方。 中国的底气来自全球供应链的深度布局。巴西淡水河谷已有28%业务采用人民币结算,非洲几内亚西芒杜铁矿年底即将投产,这座全球铁矿王年产能将达1.2亿吨。俄罗斯铁矿通过中俄铁路桥源源不断运来,同比增长22.9%。 通过这些布局,澳洲铁矿石在中国进口总量中的占比,已从历史峰值的70%滑落至58%。这个数字还会继续下降,西芒杜铁矿明年就能提供1.2亿吨高品质矿石。 定价权也在悄然转移。大连商品交易所铁矿石期货交易量已是新加坡市场的23倍,价格与现货关联度超过0.9。连淡水河谷也开始参考中国期货价格签合同,这就是话语权。 人民币结算展现出惊人效率。宝钢与力拓通过区块链完成人民币跨境结算,上午付款下午到账。相比美元结算绕道纽约的三天周期,这种速度让矿商们眼前一亮。 澳大利亚不是没想过找“备胎”。但现实很残酷:印度需求量只有中国十分之一,日韩市场规模太小,欧美自身在去工业化。澳洲85%的铁矿石终究要流向中国。 这场博弈背后是美元霸权的松动。铁矿石作为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大宗商品,一旦人民币结算形成规模,将冲击美元主导的全球货币体系。中国动用的不仅是经济杠杆,更是战略远见。 回想2008年,必和必拓联手其他矿企对中国钢企强行涨价96.5%,窃取谈判底牌让中国六年多付7000亿元。那个憋屈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中国钢铁行业再也不用忍受“辛苦一整年,利润不如必和必拓一家”的憋屈。去年上半年中国数千家钢企利润总额不到500亿元,而必和必拓一家净利润就高达102亿美元。 这场胜利属于所有中国钢铁人。从谈判桌上的握理力争,到海外矿山的开拓布局,每一步都凝聚着产业人的智慧与汗水。国际政治的规则其实很简单:给你面子的时候,你要接得住。 必和必拓的迅速妥协表明,他们清楚意识到游戏规则已经改变。那个由少数矿商垄断定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买方市场正展现出强大力量。资源贸易的旧时代,该翻篇了。 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正从规则接受者转变为规则制定者。铁矿石定价权的夺取,只是这个伟大征程中的一步。未来还会有更多领域传来类似捷报。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40

猜你喜欢

星星海

星星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