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美国突然宣布了! 10月9日,当地时间10月8日美国参议院对众议院通过的共和党版本短期拨款法案和民主党替代方案都进行了表决,结果两个法案全没通过,美国联邦政府只能继续“停摆”了。 这场看似常规的财政危机,实则是美国政治生态恶化的集中爆发。当两党将国家机器当作政治博弈的筹码,民众的生活、经济乃至国家安全都成了牺牲品。 共和党提出的方案坚持冻结奥巴马医保补贴,民主党则要求恢复移民医疗福利,双方在医疗议题上的缠斗已超越财政范畴。 这种"为反对而反对"的姿态,让人想起2013年奥巴马医改引发的16天停摆,当时国会为阻挠政策实施,宁可让政府瘫痪也不愿妥协。 但这次危机更为凶险。特朗普政府首次要求联邦机构制定"永久裁员计划",这意味着停摆可能从临时性行政故障演变为结构性破坏。 就像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前,金融系统早已埋下隐患,如今美国政府正在亲手拆解自己的治理根基。 停摆首周已造成日均4亿美元损失,若持续一个月将吞噬全年GDP的1.2%。这种经济自残在历史上有过惨痛教训:1995年克林顿与共和党的停摆导致纳斯达克指数暴跌12%,直接引发互联网泡沫破裂。 当前冲击更具破坏性。航空业警告,全美35%的空管人员休假将导致日均2000架次航班延误;农业部暂停农产品补贴审核,可能引发全球粮食期货市场动荡。更致命的是,政府停摆已导致消费者信心指数暴跌至2020年疫情初期水平。 美国政治学家弗朗西斯·福山提出的"否决政治"概念正在应验。国会12项常规拨款法案中,2025年仅完成3项,其余全靠临时法案续命。 这种"续命式治理"导致重大基建项目停滞,原定2026年通车的加州高铁,因资金审批延误已损失37亿美元。 制度性溃败在地方层面更为明显。密歇根州底特律市因联邦拨款中断,被迫关闭33所公立学校;得克萨斯州边境巡逻队缺编20%,非法越境事件激增45%。联邦与地方的信任裂痕,正在动摇美国宪政根基。 1890年代美国经历的"分赃制"危机与当前困境惊人相似。当时两党为争夺铁路建设资金,连续三年未能通过预算,最终引发1893年经济大恐慌。历史学家霍华德·津恩指出:"当政治沦为利益交换工具,国家就沦为强盗分赃的赌桌。" 当代政治极化更甚往昔。皮尤研究中心数据显示,83%的共和党选民认为民主党是"国家敌人",76%的民主党选民视共和党为"威胁"。 这种敌意已渗透到社会毛细血管——2024年全美发生4300起政治暴力事件,是2016年的3倍。 政府停摆正在动摇国际金融秩序。标普500指数单周下跌6.2%,创2022年俄乌冲突以来最大跌幅。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5%,引发新兴市场资本外逃。更危险的是,停摆导致美国无法按时发布CPI数据,全球央行货币政策陷入盲目状态。 这种冲击在数字货币市场尤为明显。比特币价格因避险需求飙升至10.5万美元,而美元指数跌破92关口。国际清算银行警告,若停摆持续超过一个月,美元在全球储备货币中的份额可能骤降3-5个百分点。 讽刺的是,本应提升治理效率的数字技术,反而加剧了分裂。社交媒体算法制造的"信息茧房",使两党支持者活在平行世界。 自由派选民72%的信息源来自进步派媒体,保守派选民68%的内容来自右翼平台。这种认知隔离,让妥协变得比登天还难。 但技术也带来新变量。区块链技术正在被用于追踪政府资金流向,2025年第三季度已发现12起拨款挪用案件。 政治学家诺姆·乔姆斯基预言:"2025年的停摆只是开端,未来十年美国政府每年停摆将超过100天。"这种预测基于三个趋势:选区划分越来越极化、游说集团影响力膨胀、民众政治效能感持续下降。 但转机可能来自意想不到的方向。2024年中期选举中,37%选民将"结束政治对抗"列为首要诉求;商业圆桌会议首次公开呼吁两党妥协。就像19世纪末美国通过宪法修正案建立联邦所得税,危机可能倒逼制度变革。 回望建国初期,13个殖民地能在《邦联条例》框架下共存,靠的是对共同价值的坚守。如今在国会山,议员们为医疗补贴争论不休,却无人讨论如何修复摇摇欲坠的基础设施。 这种价值迷失,恰似16世纪西班牙黄金时代的衰落——当掠夺财富取代创造价值,帝国的黄昏便不可避免。 停摆危机本质是文明转型的阵痛。当技术革命要求社会协作升级,政治制度却困在18世纪的博弈模式里。解决之道或许在于重建"共同叙事",但这条路注定漫长而痛苦。 信息来源: 美参议院再次否决两党拨款法案 联邦政府继续停摆 人民日报2025-10-09 06:45北京
最新消息 美国突然宣布了! 10月9日,当地时间10月8日美国参议院对众议院通过
仙瑶舞鹤影
2025-10-09 11:18:37
0
阅读: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