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年,60岁石勒躺在病榻上,看到儿子石宏回来,就知道大势已去。石勒奋斗一生,

醉卧桃花坞 2025-10-09 11:39:09

333年,60岁石勒躺在病榻上,看到儿子石宏回来,就知道大势已去。石勒奋斗一生,无奈子嗣没有雄才大略之人,终究一家被石虎所灭,帝王梦一场空。 最难帝王身后事,石勒就是如此。石勒,奴隶出身,啥都没有,但八王之乱给予他创业的机会,并统一北方地区,建立盛极一时的“后赵”帝国。 石勒征战一生,王浚、刘琨、祖逖、刘曜、司马越、段匹磾、段末波、曹嶷、王弥,无不是他手下败将,或者被他消灭。 强大的战功面前,石勒缔造了自己的帝国,并点评历史人物:“我虽然不如汉高祖刘邦,但比光武帝刘秀强,介于两者之间。”名副其实。 建立“后赵”帝国,基本统一整个北方地区,并压制祖逖军团,石勒达到了人生的极限。奈何石勒后代不给力,一家老小几乎被石虎所灭。 石勒称王后,册立石弘为太子,石宏为秦王、石堪为彭城王、石恢为南阳王,坐镇地方,防备朝廷可能出现的动乱。 石勒这么做,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防备侄子石虎。石虎战功显赫,是石勒缔造帝国的最大功臣,且儿子石邃、石宣、石韬等军事能力强悍,为人残暴,又手握重兵,对石勒的后代构成严重威胁。 石勒晚年,谋士徐光、程遐多次劝谏石勒,希望早日除掉石虎,否则天下必然出现动乱,江山社稷不保。 石虎对“后赵”帝国的威胁,石勒当然知道,也做了一些调整,把自己的儿子分封到外地,取代石虎的人马接管邺城、彭城、南阳、长安等军事重镇,以防不测。 徐光、程遐的建议,石勒并没采纳,只是削弱石虎兵权而已。至于为何不把石虎杀掉,石勒有自己的考虑,他需要石虎这位猛将,却也防备。 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就是“后赵”帝国根基不稳,且东晋随时可能北伐,而自己垂垂老矣,谁来捍卫江山社稷呢? 亲生儿子,石弘、石宏、石恢,几乎没啥战功与威望,而且喜欢诗书礼乐,并不走“武力”路线。养子石堪还可以,但整体军事能力不如石虎,况且石堪不是亲生儿子,也未必真的放心。 石勒的设想是,削弱石虎的兵权,派儿子坐镇地方,控制军队。但是,石勒还是低估了石虎的影响力,石虎征战数十年,在军中的影响了仅次于石勒,军队还是听石虎的话。 333年,石勒60岁,奄奄一息,躺在病榻上,准备安排后事。谁知,守卫皇宫的禁卫军都变成了石虎的人,更糟糕的是石宏、石堪、石恢都回来“探望”。 看到儿子回来,石勒不由大惊,对着他们说:“让你们坐镇地方,就是为了以防不测,还回来干嘛?”儿子离开封地,而京城被石虎控制,结果可想而知。 石勒这么一说,石虎赶紧解释,并表示立刻让石宏、石堪、石恢回到封地,实则把他们软禁起来。石勒病重,大限已至,奈何不了石虎,儿子出去之后,他已经说不出话了。 石宏、石堪、石恢从封地回来,自然是石虎的意思,就是为了把石勒一家人全部消灭。石勒死后,石虎立刻诛杀徐光、程遐,架空皇帝石弘,等消灭反对势力之后,顺带把石勒一家老小诛杀殆尽。 308年起兵创业,石勒征战二十多年,建立“后赵”帝国。奈何,石勒的儿子都不喜欢武功,且比较文弱,这在兵强马壮为王的十六国时代,无疑是个悲剧。 太子石弘、秦王石宏、南阳王石恢,年纪都不算小,已经20岁,按理说应该能控制局面。要知道,后来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14岁登基称帝,立刻御驾亲征柔然,亲自上阵拼杀,在雁门关取得大捷。 石勒晚年,太子石弘年纪比拓跋焘还大几岁,为何就不行呢?拓跋焘很早就参与军事作战,明元帝拓跋嗣让他坐镇边疆,防备柔然,威望、胆略并存。 石勒就不一样,他没有让石弘带兵征战,太子没能得到军事锻炼,也无法在军中树立威望。再则,石勒出身奴隶,家族的社会根基薄弱,也无法给石弘提供更多的资源,这是石勒家族悲剧的根源。 石虎,摘取石勒的果实,可惜依然是失败者。石邃、石宣、石韬,三个儿子能力强悍,互不相让,父子、兄弟之间旋即上演大战,让辽东的慕容鲜卑得以进入中原。

0 阅读:83
醉卧桃花坞

醉卧桃花坞

感谢各位的关注与支持,期待与您共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