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配合中国政府打击台独势力,以及随时为收复台湾作准备,减少美欧各国对中国实施的金融制裁措施的负面影响,中国大陆应及早对海外资产和外汇储备实施风险规避措施,包括且不限于以下: 台独势力在岛内折腾的那些名堂,说白了就是给美欧递刀子,美欧刚好借着这由头把金融大棒举得高高的。 美国国会那边早就动起来了,正推进法案专门授权冻结涉嫌支持统一进程的实体资金,欧盟议会也跟着起哄,讨论要扩大技术出口限制,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想在金融上卡咱们脖子。 更值得警惕的是,有情报说美方都已经搞过对大陆外汇账户的封锁演练了,真要是动真格的,损失可不是小数目。 别以为美欧的金融制裁是纸上谈兵,这玩意儿早有先例,而且狠得很。 2022年俄乌冲突一爆发,美欧反手就冻结了俄罗斯央行超过3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直接把俄罗斯的金融命脉掐了一把,让其金融体系差点喘不过气。 再往前数,2012年美欧把伊朗踢出SWIFT系统,那后果更直观:伊朗原油日出口量从200万桶以上直接砍到100万桶以下,最惨的时候每天产量比制裁前少近800千桶,GDP一年就缩水近1/3,本币贬值超过50%,通胀率飙到30%以上,这日子想想都难受。 咱们的情况比俄罗斯、伊朗更特殊,毕竟是全球制造业中心,供应链扎根全球,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更高,真要是被金融制裁盯上,麻烦只会更大。 现在咱们的对外金融资产可不是小数目,2025年6月末首次突破11万亿美元,其中国际储备资产就有36271亿美元,稳居全球第一。 但这里面藏着不少风险,美元资产占比虽然从2015年的79%降到了2024年的58%,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手里持有的美国国债还有7654亿美元,这可是人家眼皮子底下的资产,真要翻脸,说冻结就冻结。 美国其实早就给咱们亮过黄牌了,2023年就以和伊朗做石油贸易为由,冻结了两家中国企业在美国的资产,后来还把浪潮信息、龙芯中科这些知名企业列进制裁名单。 这哪是讲道理,分明是把国内法当国际法用,想抢就抢,跟当年冻结俄罗斯资产的套路一模一样。 要是哪天借着台独的由头扩大制裁范围,咱们那些在欧美市场的直接投资、证券资产,搞不好都要遭殃,毕竟33491亿美元的对外直接投资和16942亿美元的证券投资,可不是一笔小钱。 更要命的是SWIFT这个结算系统,全球11000多家金融机构都在用,咱们的跨境贸易结算很多也得靠它。 要是被踢出这个系统,美元结算就成了难题,跨境贸易直接卡壳。 俄罗斯当年被踢出去后,只能改用本币交易,咱们要是遇到这情况,影响只会更甚,毕竟咱们的出口总量比俄罗斯多得多,供应链牵涉的国家也更广。 不过咱们也不是没提前准备,这些年一直在减持美债,从2013年1.3万亿美元的峰值降到现在的7654亿美元,创下15年来新低,同时连续6个月增持黄金,储备量都到7377万盎司了,还推进CIPS跨境支付系统覆盖180个国家,2024年人民币贸易结算占比都升到12%了。 这些动作其实都是在筑金融盾牌,毕竟美债这玩意儿现在越来越烫手,美国自己的主权信用评级都被穆迪从Aaa下调到Aa1了,债务增速快得离谱。 要是咱们不早点动手调整,等美欧的制裁法案真落地了,再想转移资产可就来不及了,就跟想挖干净黄河泥沙似的,等泥沙堆成山再动手,根本来不及。 而且咱们手里也有底牌,全球90%以上的稀土供应都在咱们这儿,2023年限制锑资源出口后,国际锑锭价格立马暴涨80%,真要是撕破脸,他们的高端制造业也得疼。 但底牌是用来防身的,不是用来赌的,提前规避风险才是正经事。 现在台独势力闹得越欢,美欧就越可能拿金融说事,咱们的海外资产和外汇储备就像放在别人家门口的钱袋子,不早点换个安全的地方,真等人家关门,哭都没地方哭。 看看俄罗斯那3000多亿美元的教训,再想想伊朗当年经济缩水的惨状,就知道及早布局有多重要,毕竟手里的钱攥在自己手里,应对台独背后的金融施压才能更有底气。 上面的分析结合案例与数据展现了风险规避的必要性,你若觉得某些部分可深化,或需补充特定方向的内容,欢迎随时告知。
为了配合中国政府打击台独势力,以及随时为收复台湾作准备,减少美欧各国对中国实施的
洛风阐社会
2025-10-09 13:06:4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