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还是发生了!”安徽宿州,一女子家住32楼,由于最近持续下雨的缘故,在家里发现了大量的隐翅虫,而为了消灭虫子,她连喷4大瓶杀虫剂,结果因忘记通风,导致丈夫杀虫剂中毒!网友:难道是追着丈夫喷的? 那天傍晚,张姐收拾屋子时,余光扫到墙角有片灰影子晃了晃。凑近一瞧,头皮都炸了,足有指甲盖长的隐翅虫正顺着踢脚线往上爬,背上的金线在灯光下泛着冷光。她记得小区群里提过,这虫子毒液能烧皮肤,赶紧翻出压箱底的杀虫剂。瓶身标签写着“高效灭虫”,她想着多喷点才管用,阳台、客厅、卧室来回转悠,四大瓶全挤干了。喷的时候特意戴口罩,可想着“喷完就没事”,窗户没开一条缝。 丈夫老陈加班晚归,推开门先皱了眉:“味儿咋这么大?”张姐正蹲在地上擦溅到的杀虫剂,头也不抬:“喷了好几瓶虫子,快把窗户开小缝通通风。”可老陈换鞋时被地上的水渍滑了下,顺手就把窗户又掩上了。两口子简单洗漱完躺床上,老陈突然嘟囔“头晕”,接着开始恶心呕吐。张姐慌得摸黑找体温计,量了半天不是发烧,这才想起满屋子的杀虫剂味儿。打120送到医院,医生说血液里农药成分超标,再晚点可能肺水肿。 病房里,张姐攥着老陈的手直掉眼泪。老陈倒是安慰她:“我哪怪你,就是以后咱可别这么猛喷了。”主治医生来查房时直叹气:“现在好多人都觉得杀虫剂喷得越狠越好,忘了密闭空间里挥发不出去,浓度能毒倒人。隐翅虫确实烦人,但喷药前看说明啊,人家写着‘用后通风两小时’呢!” 其实张姐也委屈,最近雨多,家里墙皮潮得直掉渣,隐翅虫跟约好了似的往屋里钻。她白天上班,晚上回家看见满墙黑点儿就慌,恨不能立刻清干净。可现在想来,要是当时少喷两瓶,或者哪怕开半扇窗,也不至于闹到送急诊。病房走廊里,同屋的大爷直摇头:“我家孙子上次打灭蚊药,我也忘开窗,娃咳了一宿。这化学东西,真不能图省事。” 现在两人出院回家,张姐把所有杀虫剂都收进了储物间。每天下班先开半小时窗户,再用粘虫板沿着墙根摆一圈。她说现在看见虫子都不慌了,“慢慢清总比出事儿强”。老陈则翻出小本子记:“密闭空间用化学药剂=危险,通风是保命符。” 其实不止杀虫剂,咱们生活里好多“图快”的习惯都藏着风险。厨房用强力去污剂不戴口罩,卫生间喷空气清新剂关着门,总觉得“就一会儿没事”。可这些看不见的气味,正悄悄在密闭空间里攒着劲儿。就像张姐家,要不是老陈这次当了“警示钟”,指不定啥时候出更大的岔子。 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