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德国媒体10月8日消息说,虽然到现在为止,只有一名中国科学家获得过诺贝尔奖,但是事实却与此相反,中国正在科技领域取代美国的称霸地位。 德国媒体这回算是点透了,拿诺奖当标尺丈量中国科技,简直是用老古董称航天飞机。这奖项本身就带着滞后性,多少成果要沉淀十几年才轮得上评选,哪跟得上中国科技迭代的速度? 更别说评选里藏着的那些门户之见,真要论实打实的实力,早该换副新尺子了。 就说美国最看重的芯片战场,当初喊着要把中国先进芯片发展拉慢10年,结果呢?中国没硬闯高端死胡同,反倒在成熟制程里杀出条血路。 2024年芯片出口直接破了万亿,华虹、中芯国际的产能拉满,价格比日韩供应商便宜两三成,全球超过六成的汽车电子、电网控制都用着中国的“老芯片”。 美国自己倒慌了神,去年年底急着启动301调查,说白了就是打不过了想耍横,这哪是霸权该有的样子? 再看5G领域,中国的连接数占了全球87%,随便找个偏远县城都能满格信号,美国至今还在补基础短板。 新能源更不用提,宁德时代、比亚迪把持着全球动力电池半壁江山,核聚变装置能在1亿摄氏度跑上千秒,这些硬实力可不是诺奖能盖章的。 航天领域更藏着惊喜,实践二十五号的燃料补加技术比美国领先5年,火箭发动机推力蹭蹭往上涨,连美国都得正视差距。 更有意思的是人才储备,2024年中国顶尖科技人才数量第一次超过美国,STEM毕业生一茬接一茬,光研发全职人员就有七百多万人年,连续11年都是世界最多。 这么厚的家底,自然能搞出大动静:DeepSeek、百川这些国产AI模型靠着成熟芯片堆叠算力,照样实现ChatGPT级别的性能;生物技术领域更是快追平美国,药品生产规模直接领跑全球。 美国那边倒像是泄了气的皮球,芯片法案砸了几百亿,英特尔反而裁员三万,量产一拖再拖;太空领域看着风光,实则被中国的反卫星能力拿捏着软肋。 哈佛大学的报告都承认,美国虽还领先,但中国在生物技术、量子通信这些领域已经追得很紧,不少地方差距都快磨平了。 说到底,诺奖那点光环早遮不住中国的科技锋芒。美国的霸权架子撑得费劲,中国却在各个赛道上稳步赶超。 德国媒体看得明白:再盯着那枚奖牌不放,可就要错过全球科技格局的大转向了。
来自德国媒体10月8日消息说,虽然到现在为止,只有一名中国科学家获得过诺贝尔奖,
风云史迹
2025-10-09 21:33:57
0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