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冬天,抚顺战犯管理所安排了一次特殊的夫妻会面。李玉琴与溥仪在这天晚上得以单独相处,这是他们结婚十四年来的首次。次日清晨,李玉琴离开时,内心已决定结束这段婚姻。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两人的故事始于1943年,当时溥仪的宠妃谭玉龄去世,日本关东军参谋吉冈安直试图为溥仪安排一位日本妃子,以便监视他。 溥仪为避免被监视,决定选择一位中国少女。时年15岁、就读于长春南岭女子优级学校的李玉琴,就这样从一批学生照片中被选中,进入伪满皇宫,被封为“福贵人”。 李玉琴入宫后,溥仪为她制定了严格的“二十一条”行为规则,要求她绝对服从,并遵守“三从四德”等封建伦理。 他们的婚姻在最初两年里,表面上有散步、交谈的温情,但始终缺乏正常的夫妻生活。 溥仪因早年身体受损存在功能障碍,他向李玉琴解释为“皇上和贵人都不是凡人,不能像普通人那样同床”。并劝说她一起追求“西方极乐世界”,做“神仙眷侣”,年幼的李玉琴曾相信这种说法。 1945年,日本战败,伪满洲国崩溃。溥仪仓皇出逃,临走时对李玉琴说“等着我”,但此后音讯全无。 被抛下的李玉琴开始了长达十年的艰难漂泊,她先是被八路军收容,后辗转流离于天津等地,投靠溥仪的族兄溥修。 在此期间,她生活困顿,甚至需要糊纸盒、做泥瓦工、上街叫卖香烟来维持生计。由于她“皇妃”的身份,寻找正式工作和正常生活面临巨大压力。 新中国成立后,李玉琴的生活开始出现转机。1955年,在周恩来总理的特批下,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的溥仪得以与李玉琴通信。李玉琴收到信后,先后五次前往管理所探望溥仪。 然而,几次探望反而加深了两人的隔阂。李玉琴倾诉十年来的苦难和对安稳生活的渴望,而溥仪似乎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未能给予她所需的情感共鸣和现实承诺。 第四次探望时,李玉琴首次提出离婚,但经溥仪请求又心软收回。为了挽回婚姻,管理所安排了第五次探望,并特许他们单独相处一晚。 然而,这次迟来的亲密接触并未弥合裂痕,反而让李玉琴彻底认清两人在思想观念和生活追求上的巨大差异,最终坚定了她离婚的决心。1957年,经法院判决,两人正式解除婚姻关系。 离婚后,李玉琴的人生走上了新的轨道。她回到长春市图书馆工作,成为一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1958年,她与电台工程师黄毓庚结婚,组建了新的家庭,并育有一子。她晚年曾任长春市和吉林省政协委员,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并为公益事业捐款捐物。 2001年4月24日,李玉琴在长春逝世,享年73岁。 李玉琴的一生,从贫家女到“皇妃”,再到自食其力的普通劳动者,折射了时代的巨变。她与溥仪的婚姻,始于特定历史政治下的安排,两人最终在新时代里各自找到了不同的归宿。 信息来源: 中国新闻网——“末代皇妃”李玉琴去世 生前对宫中经历只字不提
把溥仪成功改造了,比杀强太多了[6]
【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