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做梦都想不到,刚刚出手南北包夹中国,转眼就发现,一旦开打到最后输的只能是美国自己,为什么? 最近这事儿闹得挺大,美军带着日本和澳大利亚在日本北部搞了个联合军演,叫Bushido Guardian 25,从9月29号一直到10月10号,就在青森县的三泽空军基地。总共25架飞机上场,包括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的F-35A隐形战斗机,还有其他支援机型,参与人员达到750人左右。这演习表面上看是练协同作战,模拟防御印太地区,但明眼人都知道,矛头直指中国东南沿海。美日澳这仨国家这些年一直是针对中国的核心玩家,每次行动都挂着“自由开放的印太”这面旗帜,这次也不例外,虽然没点名,但谁都明白针对谁。 与此同时,南边也没闲着。9月23号,美国的俄亥俄级导弹核潜艇USS Ohio突然现身菲律宾的苏比克湾旧美军基地。这艘潜艇是改装过的,装了154枚战斧巡航导弹,本来是核潜艇改的导弹平台,现在停靠在苏比克湾,旁边还有补给舰USS Frank Cable跟着。这地方以前是美军大本营,1992年撤走后,美军一直想重返,最近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松口了,美军就赶紧进驻。菲律宾这些年在南海老跟中国过不去,美军这步棋明显是想加强南海存在,支持菲律宾的那些小动作。南北两头一夹击,从日本北部到菲律宾南部,直奔中国东南沿海,这架势看着挺唬人,美军觉得自己占了主动。 可话说回来,这威胁真没那么吓人。美军自己心里门儿清,要是真打起来,他们撑不了多久。五角大楼最近给军火商下了死命令,要把导弹和弹药产量提高两到四倍,为什么这么急?因为他们算过账了,在西太平洋跟大国干仗,现有的弹药库存顶多够用8到10天。这不是瞎猜,是基于战棋推演得出的结论。精密制导导弹、爱国者防空拦截弹这些关键东西,库存本来就紧张,再加上运输延误和老化故障,实际可用时间更短。想想看,高强度冲突一开打,第一周导弹就打光了,后头怎么办?工业产能跟不上,供应链还乱七八糟的,军工厂就算加班加点,也追不上消耗速度。这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几年就有人敲警钟,说美国在乌克兰和中东的消耗已经吃掉不少储备,现在印太这边再来一出,简直是雪上加霜。 美军这回醒悟过来了,本来想南北包夹摆姿态,结果一算账,发现开战就是给自己挖坑。F-35再先进,核潜艇再隐蔽,弹药打光了不就成铁棺材了?他们现在绝对不敢轻举妄动,这不光是技术问题,更是战略短视。话说回来,这事儿跟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脱不了干系。这家伙上台后,外交上老出岔子,处处树敌,盟友都快被他气跑了。结果呢?本该拉拢的伙伴不买账,该稳住的局面乱成一锅粥,美国的整体实力反倒被拖后腿。 先说乌克兰那边。特朗普一上台,就想跟俄罗斯套近乎,2月份在白宫跟普京代表会面,打算拉拢莫斯科,缓和关系。这步棋走得欧洲直摇头,本来美欧就因为俄乌问题绑得紧,他这么一搞,欧盟觉得美国不靠谱,贸易谈判都卡壳了。结果几个月过去,普京没上钩,特朗普又180度大转弯,开始喊着支持乌克兰,公开要求欧洲追加军援,还逼欧洲彻底停买俄罗斯的油气。可欧洲那边呢?布鲁塞尔官员公开表态,信任没了,不会轻易跟风。特朗普还想让欧洲跟美国一起对中印加征关税,欧洲直接晾着他。这前后摇摆不定的作风,让盟友看清了,美国的领导力在下滑。 中东这摊子事儿更乱。特朗普一上来就偏向以色列,春季去耶路撒冷跟内塔尼亚胡碰头,商量边境墙扩展啥的。这让阿拉伯国家集体炸锅,先是沙特和巴基斯坦9月17号签了战略互防协议,俩国部长当场落笔,礼堂里掌声一片。这协议明摆着是针对以色列的强势,沙特带头,巴基斯坦跟上,等于在中东拉起新防线。阿联酋也没闲着,直接加码投资亚太,尤其是中国项目,开工典礼上酋长们剪彩,强调经济合作优先。特朗普一看不对劲,赶紧补救,9月23号在联合国跟沙特、阿联酋、巴基斯坦这些阿拉伯和穆斯林国家领导人开会,抛出个20点加沙和平计划,承诺不让以色列吞并约旦河西岸,还说这是“大胆愿景”。 阿拉伯国家表面上欢迎,说是中东新机遇,但底下吐槽这计划半吊子,忽略了巴勒斯坦的核心诉求。内塔尼亚胡在记者会上点头哈腰,但阿拉伯媒体老翻旧账,说特朗普以前在卡塔尔遭袭时,美国袖手旁观。这补救来得太晚,大错已铸成,现在中东的阿拉伯阵营越来越松散,美国的影响力直线下滑。亚伯拉罕协议五年了,本来想拉沙特进,但现在沙特宁愿跟巴基斯坦抱团,也不愿趟美国这浑水。 南美这边,特朗普的玩法更是一塌糊涂。他直接把矛头对准委内瑞拉的贩毒集团,9月初派海军任务组进加勒比海,炸了四艘船,死了至少21个人。本来是想打击毒枭,结果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跳出来,指着最后一艘船说那是哥伦比亚的,船上公民被炸死了。白宫赶紧否认,说纯属无稽之谈,这事儿闹大,南美多国集体反感,巴西、墨西哥这些国家本来就对美国施压不满,现在更加强了跟亚太的贸易联系。这些外交失误加一块儿,简直是给美军雪上加霜。
美国有一个命门,碰之必死——那就是它的本土安全。当华盛顿将“堤丰”导弹系统运抵
【160评论】【10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