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豁出去了,俄罗斯卖给印度的石油,折扣直接翻倍,莫迪估计已经笑嘻了! 俄罗斯给印度的石油折扣直接翻了倍,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消息,11月份已签订单里,俄乌拉尔原油给印度的折扣冲到了每桶2美元至2.5美元,对比7月、8月每桶1美元的优惠,这波让利幅度堪称“诚意拉满”。 国际市场上乌拉尔原油现价约每桶60美元,看似不多的折扣背后,藏着俄罗斯稳住核心买家的深意,莫迪政府怕是偷着乐了。谁都清楚,石油是俄罗斯的“钱袋子”,石油和天然气收入占其预算收入的三分之一。 可如今普京愿意主动让利,绝非平白无故的“大方”。这背后藏着现实的压力:俄罗斯经济部早把2025年布伦特油价预测下调近17%,乌拉尔原油价格预期也远低于财政预算基础,油价波动直接牵动着国库收支。 更关键的是,西方制裁下,俄罗斯石油出口重心早已从欧洲转向亚洲,印度这样的“大客户”容不得半点闪失。印度对俄罗斯的重要性,数据说得最明白。俄乌冲突前,俄油在印度进口量中占比不足2%,如今已飙升至40%,妥妥的“数一数二的石油买家”。 对俄罗斯而言,失去印度这个市场,再想找到体量相当的替代买家绝非易事。毕竟原油贸易讲究长期稳定,一旦客户流失,再想重新夺回份额,付出的成本只会更高。这也是俄罗斯宁愿少赚点,也要把折扣翻倍的核心原因——用短期让利换长期市场,这笔账算得清。 更让俄罗斯揪心的是美印正在推进的贸易谈判。印度虽然没松口“完全不买俄油”,却给特朗普递了台阶,明确表示愿意增加美国能源进口。这信号太微妙了,就像天平的另一端开始加砝码,俄罗斯怎能坐得住? 要知道,美国一直想借着贸易协议拉拢印度,能源合作正是重要抓手。一旦美印达成相关协议,印度采购俄油的数量大概率会被“拿捏”,到时候俄罗斯再想挽回可就难了。有俄专家说得实在,原油折扣从来不是“礼物”,而是实打实的市场工具。 当初俄罗斯刚转向亚洲市场时,正是靠折扣弥补制裁带来的交易不便,才站稳了脚跟。现在重启大力度让利,本质上是应对竞争的“主动出击”。毕竟印度炼油商精得很,此前就因为俄油折扣缩减、运费飙升而犹豫过,如今俄罗斯主动把优惠送上门,就是要牢牢拴住这个“大客户”。 对莫迪政府来说,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印度作为能源进口大国,每年花在石油采购上的钱数以千亿计,每桶省2美元,积少成多就是笔巨款。更妙的是,印度还能借着俄美的“争夺”左右逢源。 一边拿着俄罗斯的折扣油,一边跟美国谈贸易条件,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的策略玩得炉火纯青。这种“两边讨好、两头受益”的局面,怕是莫迪早就在盘算的。有人疑惑,之前俄罗斯还在搞原油定价改革,想限制对布伦特原油的折扣、避免“贱卖”,怎么现在反而主动加大优惠? 这恰恰体现了俄罗斯的灵活——定价改革是为了整体财政利益,给印度的专项折扣则是针对特定市场的精准操作。就像商家既要有统一标价,也得给重要客户“VIP待遇”,两者并不矛盾。更何况,当前乌拉尔原油价格本就低于俄罗斯的预算预期。 用可控的折扣稳住销量,远比看着订单流失、收入下滑要明智。这波折扣翻倍,其实也是全球能源格局的一个缩影。西方制裁逼得俄罗斯转向亚洲,美国想借能源捆绑盟友,印度则在大国博弈中找平衡。 俄罗斯的让利,既是无奈之举,也是主动布局;印度的受益,既是市场选择,也是战略算计。而美印谈判的走向,无疑成了接下来的关键变量——要是美国开出更优厚的条件,印度会不会“变心”?俄罗斯又会不会拿出更大的诚意? 说到底,石油贸易从来都不只是“买和卖”的生意,背后全是利益的权衡与博弈。普京的“豁出去”,是为了守住经济基本盘;莫迪的“笑嘻了”,是赚足了实惠。这场围绕原油的较量里,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接下来就看美国怎么接招,而印度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毕竟在能源这个“硬通货”面前,任何决策都牵动着全局。
普京豁出去了,俄罗斯卖给印度的石油,折扣直接翻倍,莫迪估计已经笑嘻了! 俄
不简单的幸福
2025-10-09 23:30:50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