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上海胜利后,我党准备清算青帮老大,助手问陈老总:“还有个叫顾竹轩的怎

如梦菲记 2025-10-10 11:33:05

1949年,上海胜利后,我党准备清算青帮老大,助手问陈老总:“还有个叫顾竹轩的怎么处理?”没想到,陈老总摇摇头说:“这位大亨不能动!”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9年5月,上海的春天带着硝烟味儿,大街小巷到处是扛枪的解放军战士,那些曾经在十里洋场呼风唤雨的青帮头目们,此刻全都成了惊弓之鸟。   黄金荣被勒令在大世界门口扫大街,围观的老百姓一边看热闹一边拍手叫好,杜月笙早就卷了细软跑到香港,连夜里做梦都怕听到敲门声。   市公安局的办公室里,一份长长的名单摊在桌上,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待审查人员的名字,工作人员拿着笔逐个勾画,念到顾竹轩这个名字时停顿了一下。   这个在闸北一带势力庞大、手下门徒上千的江北帮老大,按理说应该是重点清查对象,可当这份名单送到陈毅面前时,他看了一眼就把这个名字圈了出来,在旁边写下四个字:区别对待。   很多人不理解,凭什么同样是青帮大佬,别人要接受改造,顾竹轩却能安然无恙,要说这事儿,得从八年前日本人占领上海那会儿说起。   1937年淞沪会战打完,整个上海变成了人间地狱,日本人的军靴踩在石库门的青砖上,发出刺耳的响声,那些平时狠得很的帮会头子们,这时候全露出了本来面目,有人急着给日本人递投名状,有人忙着抢地盘捞好处,整个上海滩乌烟瘴气。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亲自登门拜访顾竹轩,他开门见山,只要顾竹轩愿意出任伪上海市商会会长,不仅过去的生意一分不动,还能再给些好处。   这种诱惑对任何商人来说都不小,更何况当时谁都看得出来,不答应日本人的后果会很严重,顾竹轩就坐在沙发上,听完对方的话后只说了一句:我身体不好,这个忙帮不了。   拒绝日本人是要付出代价的,从那以后,顾竹轩的生意处处受限,日本宪兵隔三差五就来天蟾舞台搜查,名义上是例行检查,实际上就是找茬。   可他就是这么个倔脾气,宁可关门停业,也不愿意低头,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个表面上闭门谢客的商人,暗地里却干了不少大事。   苏南新四军根据地那时候被封锁得死死的,药品奇缺,伤员只能用土办法治疗,顾竹轩利用自己在上海的运输网络,把药品藏在货车的夹层里,一车一车往根据地运。   这可是掉脑袋的买卖,一旦被日本人发现,全家老小都得跟着倒霉,从1939年到1941年,光是他送出去的药品和物资就价值二十多万银元。   天蟾舞台的地下室原本是堆放道具的地方,后来变成了地下党联络的据点,1940年夏天,两个地下党员被日本宪兵追捕,情况万分危急。   顾竹轩把他们藏在戏院墙壁的夹层里,日本人进来翻了个底朝天,硬是没找到人,三天三夜过去,等风声过了,这两个人才平安离开。   这些事情在当时都是绝密,知道的人寥寥无几,等到抗战胜利,国民政府给他颁了个"抗战有功人员"的证书,可他连庆功宴都没参加,只是把证书锁进抽屉里,该干啥还干啥。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他的侄子顾叔平是共产党员,经常在天蟾舞台的经理室里开会,他就守在外面,一有风吹草动立马通风报信。   所以当1949年清算名单上出现顾竹轩这个名字时,陈毅心里清楚得很,这个人虽然身在青帮,可关键时刻站在了民族大义这一边。   他没有像某些人那样,为了保住财产就给日本人当走狗,也没有在内战时期帮着国民党镇压进步力量,相反他用自己的方式保护了许多革命同志,支援了抗日战争。   解放后的顾竹轩主动把天蟾舞台交给政府管理,汽车公司也并入了国营企业,他没有居功自傲,也没有提什么特殊要求,就是老老实实配合改造。   1950年,他当选为上海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这在旧社会过来的帮会人物里是独一份,后来他拿出十万块钱在家乡盐城建了三所小学,又资助了两百多个穷孩子上学,直到1956年去世。   这个从苏北逃荒来的穷小子,用一生走完了从码头苦力到商界大亨,再到新社会积极分子的传奇历程,他证明了一件事:在大是大非面前的选择,往往比一个人的出身和过去更重要。   历史不会忘记那些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选择的人,哪怕他们曾经身处灰色地带,哪怕他们的过去并不光彩,真正能让一个人在时代洪流中站稳脚跟的,从来不是权势和财富,而是那份刻在骨子里的良知。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 中国新闻网——“苏北皇帝”顾竹轩创办天蟾舞台

0 阅读:0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